- 钮学民;閤彬;
济阳坳陷滑塌浊积砂体多含有灰质泥岩,砂体薄且灰质泥岩砂体的波阻抗差异小,导致储层预测难度大,储层反演技术是刻画各类储层的重要手段之一,储层反演方法日益增多,各种反演技术针对于不同地质目标存在适用性。为此,本文通过典型灰质浊积岩储层地震模型建立和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对合成记录分别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波形指示反演方法进行叠后波阻抗反演,并且对不同记录主频、不同记录频带、不同记录信噪比、不同井数约束情形下的波阻抗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浊积岩储层反演技术的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浊积岩储层反演策略。结果表明,提高记录主频、频带宽度以及信噪比,储层反演的精度和分辨率增加;随着经过储层井数增多,储层反演精度逐渐提高。
2021年06期 v.18 805-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2K] - 张鹏;焦叙明;吴旭光;刘兴达;张明强;陈磅;刘旭明;
南黄海盆地是我国海相油气勘探重要区域,中部隆起发育巨厚中生界、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前景良好,地质条件复杂,新生界与中古生界地层速度差异大,发育了强烈多次波和绕射波等,严重影响地震资料品质,地震波能量难以穿透到中深层,导致残留盆地构造落实困难,长期制约南黄海勘探进程。本文结合南黄海中部隆起地质情况,开展地震地质条件机理研究,分析影响地震波场特征主要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富低频、高密度、宽方位、广角地震采集以及处理技术对策,提高下伏地层能量,提高地震资料品质,指导了南黄海下一步勘探。
2021年06期 v.18 816-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2K] - 魏玉梅;刘文钰;刘俊东;刘永河;窦如胜;王顺利;孟姝婳;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确定油水关系划分标准。由于井下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测井参数的模糊性,存在着由岩性、物性、电性及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引起的含油性的变化,而传统的双参数油水解释标准往往对这类储层识别精度不够。数理统计方法是通过对一些样本的诸多已知性质进行分析提取、建立样本分类规则来实现对未分类样本的归类,尝试将该方法应用到流体性质识别中。首先利用试采井中能反映储层含油性的岩性、物性、电性特征的测井参数作为已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求取各特征参数的判别向量,建立多参数油水解释图版;然后通过判别分析技术,建立油层、油水同层、水层的判别函数模型,最终形成了一套储层流体性质的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该技术应用在目标区块储层评价中,通过17口井38层试采资料验证,符合率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2021年06期 v.18 822-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1K] - 吴涛;李列;孙金;欧阳敏;盖永浩;
复杂的海底地形和浅层地质条件增大了深水陆坡区海底滑坡风险,严重威胁着钻井作业安全。为定量评价深水陆坡区井场滑坡风险并优选井位,以位于琼东南海域陆坡区的松涛深水井场为例,考虑浅层海底土强度参数的垂向非均质性,基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建立了井场海底稳定性计算模型,分析了钻井过程中的井口返出岩屑和钻井扰动对海底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海底斜坡安全系数,并估计了斜坡滑移面的大小和位置,最终对钻井井位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表明,钻井过程中对海底滑坡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井眼返出岩屑引起的附加载荷以及钻井振动引起的扰动,返出岩屑引起的附加载荷降低了海底斜坡安全系数,潜在滑移面的位置位于陡坎或井口附近;钻井横向扰动比垂向扰动更易引起海底滑坡,但所需的峰值速度较高,很难引起井场海底斜坡的失稳。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南海北部陆坡区深水油气的安全钻探施工提供重要保障。
2021年06期 v.18 828-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0K] - 赵明;关伟龙;史文英;
受到崎岖海底和复杂地质构造影响,中深层信噪比低、中低频信号弱,基于常规处理地震数据建立的成像速度模型精度不高,成像不清楚,地质特征不明显。中深层成像无法更准确地还原地下真实构造形态,制约了后续潜力圈闭的落实和评价。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宽频高精度速度建模技术思路:宽频处理拓宽地震频带,提高速度分辨率,地质约束全局寻优高分辨网格层析成像建模建立精细速度场,进一步改善中深层成像质量。宽频处理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挖潜了更多的地震信息,不仅可以具有较高的数据分辨能力,同时拓宽了数据频带。海外某工区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采用获得了更精细的速度场,偏移成像质量提高,为靶区中深层成像研究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2021年06期 v.18 840-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5K] - 谭静;熊强青;喻兵良;陈杰;袁兴赋;郭冬;陆三明;兰学毅;
南陵-宣城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新一轮找矿工作的重点勘查区。为了查明矿集区深部结构特征,获取深部找矿地质信息,通过部署穿过麻姑山矿区的二维地震剖面,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地震数据采集试验以及地震成像剖面的综合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典型矿集区的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取得了较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本次地震勘探成果完整地揭示了矿集区的地质构造格架,自北西向南东依次为新河庄倒转背斜、周村盆地、敬亭山背斜、宣城断陷盆地、麻姑山背斜、广德断陷和虾子岭背斜。区内盆地多为断陷盆地,背斜构造多为推覆而成,在测线中段麻姑山东侧深部有大型隐伏岩体存在,该岩体为研究区提供了重要的找矿线索。本文研究成果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2021年06期 v.18 848-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6K] - 谌强;熊章强;张大洲;
多道面波分析法(MASW)在垂向上有较高的探测精度,但在横向上由于多道叠加效应而分辨率较低,无法较好地探测如溶洞、孤石等横向速度变化大的地质异常体。面波谱分析法(SASW)和多重滤波法通过两道数据计算频散曲线,虽然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但由于不同模式或不同频率的面波信号在计算其相位和时间时容易相互干扰而使得计算得到的速度值不准确,因此考虑将相位差法和多重滤波法相结合以提高频散曲线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横向分辨率。本文首先通过利用相位差法和多重滤波法分别计算得到对应的相速度值,然后创建一个F-V谱将两者结果进行叠加,最后再提取频散曲线。采用该方法对两层模型数据提取频散曲线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频散曲线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斜坡模型数值模拟的波场数据提取频散曲线并转换为拟二维剖面,其结果证实了两道数据提取频散曲线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进一步通过实例表明利用该方法提取频散曲线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2021年06期 v.18 856-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3K] - 王凯;牟元存;李星;
为了分析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爆现象同TSP法得到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岩爆段落泊松比、弹性模量等参数随纵波速度的变化,首先统计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TSP法得到的岩石弹性参数;然后以此为基础,比较了岩爆与非岩爆段落内物性参数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实测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随纵波速度的变化趋势与理论计算曲线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1)地震波速、弹性模量等弹性参数与应力大小存在相关性,对于存在岩爆现象的高应力段落,纵波速度通常大于5 000 m/s,体积模量往往大于40 GPa;(2)岩爆段落内,掌子面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波速和弹性模量均呈增大趋势,泊松比变化不明显,但存在相同趋势;(3)岩爆段落的体积模量的实测值往往较理论计算值偏大。岩爆与TSP法弹性参数关系的探讨对岩爆的预测预报具有借鉴意义。
2021年06期 v.18 867-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3K] - 范帅;邢磊;李倩倩;
由于复杂地球物理条件的影响,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往往存在缺失道、坏道的情况,严重影响后续的处理解释工作。压缩感知理论的提出使得地震数据可以不满足Nyquist频率进行稀疏压缩恢复,但重构效果受限于变换域以及参数的选择。因此,本文通过结合压缩感知凸优化算法迭代收缩阈值算法以及深度神经网络,通过用深度神经网络的每一层表示迭代收缩阈值算法的迭代过程,通过端到端的学习自动更新网络中的参数。将本文的方法应用于Tesseral模拟数据以及实际地震数据的地震数据重构,并与传统的迭代收缩阈值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迭代收缩阈值网络的重构方法精度高,重建所需时间短,可以更有效地恢复地震信号。
2021年06期 v.18 873-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6K] - 董钟斗;
栏杆地区金刚石找矿比较成功。为了金刚石找矿新的突破,以地质、重力、航磁、地磁、化探和重砂等工作为基础,通过重力异常、航磁异常推测了深部基性超基性的分布和15条深部断裂构造。该地区地磁异常主要呈7个条带状分布,局部异常有110个;根据地球化学相容元素(Cr、Ni、Co、V等)和不相容元素(Nb、La、Y、Th等)圈出综合异常7处;通过重砂测量,根据金刚石、石榴子石(镁铝榴石)、锐钛矿、金红石、钛铁矿、磷灰石、锆石等矿物组合特征,圈定了12处重砂异常。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提取了有利成矿的构造部位、地磁异常区、化探异常区、重砂异常区等因素。圈定了靶区四处,其中A类靶区两处,B类靶区一处,C类靶区一处。
2021年06期 v.18 881-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2K] - 蔡祖华;刘宏岳;郑金伙;林朝旭;黄佳坤;殷勇;张红梅;林孝城;
近年来国内城市化进程加速,伴随着频繁的工程活动(道路,地铁,深基坑工程等)与城市地下管线老化等因素影响,城市地下病害体问题日益突显。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空间中准确找出地下病害体的分布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热点,微动勘探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勘探对城市地下病害体有较好的探测效果。微动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微动信号中提取面波(瑞利波)的频散曲线,通过对频散曲线进行反演,最终通过横波速度的差异来解释地下的结构,本文将微动勘探技术在城市地下病害体工程中应用提取出的地层相关属性(如:H/V(horizontal/vertical)谱比曲线、频散曲线、相速度剖面等)进行综合解释。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对城市地下病害体探测准确度,而且拥有着经济、快捷、无损等诸多优点。
2021年06期 v.18 893-9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7K] - 王旭明;马若龙;刘现锋;李志敬;胡文哲;
随着我国垃圾填埋场数量的快速增长,填埋场的渗漏问题严重危害所在地区生活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由于单一物探方法的局限性,无法实现独自解决垃圾填埋场渗漏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常用的几种物探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充电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态面波勘探法对坝体渗漏问题进行探测研究,多种物探技术互相结合、互相验证、互相补充,在垃圾填埋场垃圾挡坝渗漏通道探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垃圾填埋场相似渗漏问题的地球物理方法选取提供一定的借鉴。
2021年06期 v.18 903-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7K] - 张玲玲;鲁杏;陆大进;
霍邱马店地区位于合肥盆地西缘,附近新发现了厚度达200 m的碳酸盐岩,属于碳酸盐斜坡相,具有生油气的潜能。为了查明该地区的地层格架和构造特征,在该地区开展了重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工作。通过对重力资料的处理、CSAMT资料的处理、二维反演,得到了布格重力异常和电阻率剖面特征。根据地电模型、布格重力异常曲线,并综合利用区域地质、区域重磁场资料,以物性参数作为依据,进行了剖面2.5D人机交互地质建模。根据建模结果,对综合物探资料进行了解释,基本明确了该区新生代地层和古生代分布区在剖面上的范围、长度和地质特征,同时还推断解释了5条断裂的性质、位置和走向。通过综合物探工作所查明的主要地层展布情况、断裂构造的性质和规模,为该地区寻找古生代油气进而进行能源资源调查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2021年06期 v.18 911-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3K] - 应伯宣;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线路周边的地下管线及障碍物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车站、线路的设计及施工,一般在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就开始采用物探手段对沿线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进行探测,查明了沿线大部分管线及障碍物分布情况;但对于非金属管线、深埋管线、深埋桩基及构筑物等疑难管线及障碍物受限于探测方法精度、适用条件等限制,精细探测难度很大。本文从非金属管线探测、深埋管线探测、深埋桩基探测、深埋构筑物探测四个方面,介绍了综合物探技术在轨道交通复杂管线与障碍物精细探测中的应用。针对非金属管线探测,可以采用探地雷达法、地震映像法、高密度电法;针对深埋管线探测,可以采用陀螺仪法、井中磁梯度法、信标示踪法进行探测;针对深埋桩基探测,可以采用井中磁梯度法、旁孔透射波法进行探测;针对构筑物探测,可选用地质雷达法、瞬态瑞雷面波法、地震映像法、井中磁梯度法、跨孔CT法等进行探测。工程实践表明,物探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探测难题。
2021年06期 v.18 917-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9K] - 徐浩;盛勇;廖圣柱;
重力勘探在深部构造探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江西彭山矿田区由一系列同心环弧状层间重力滑动断层和周边放射状横断裂组成的开阔短轴背斜,该构造架构是控制彭山矿田锡金属成矿系列的重要构造类型。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中大比例尺重力测量成果,重点分析了曾家垄-张十八一带的重力场特征,并对以后识别中温热液交代层控型及矽卡岩型锡铅锌多金属矿重力异常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2021年06期 v.18 923-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2K] - 刘志远;李晓;张云鹏;吉云平;杨劲松;王克冰;
顺平县界河一带地处太行山山前,以往研究程度偏低。本文在系统研究水文、地质和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电测深的综合物探方法,根据地电响应特征、激电多参数与含水层富水性的相关性,划定了2个地下水亚系统的界线,指示了富水含水层的分布,对本区的城镇规划、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比研究冲积扇的电性特征及区域资料,厘清了界河冲积扇的形成时代及迁移规律等演化特征,提升了华北古河道中界河区域的研究程度。
2021年06期 v.18 930-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6K] - 李伟;李俊杰;
本次研究将高密度电法用于某工程地下输水隧洞探测,对比了斯伦贝谢装置与温纳装置视电阻率剖面成果差异,分析了Res2dinv软件中组合反演法与阻尼最小二乘反演法的差异,依据电法探测成果推断了地下输水隧洞的走向与埋深。结论表明,斯伦贝谢装置较温纳装置更能凸显地下管状物的电阻率异常;Res2dinv软件中阻尼最小二乘反演方法易掩盖小尺度管状异常体在水平方向上的电阻率变化特征,原始视电阻率剖面成果能更好的反应隐伏输水隧洞的电阻率异常;组合反演方法可提高电阻率法探测埋深较大、规模较小管状异常体的横向分辨率。
2021年06期 v.18 938-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4K] - 陈鹏;谢明宏;邱崇涛;
船肚地区铀矿化产于多阶段热液蚀变叠加区,尤其是岩石破碎、蚀变、变质强烈地段以及伴随有碱交代的韧性断裂或其旁侧,因此查明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特征是区内铀矿找矿工作的基础工作。本次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量方法(AMT),获取了区内主要硅化断裂带的地电特征,结合已知地质资料,推断了主要断裂的产状、规模及深部延伸情况。本次研究工作表明,区内硅化断裂带基本呈现为向深部延伸的条带状相对中高阻体,其两侧电阻率明显降低,均反映为明显的低阻区及舌状低阻带,切割深度400~600 m,硅化断裂带两侧的低阻区认为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2021年06期 v.18 944-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2K] - 杨超;
基于对地下超深管线空间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的目的,本文通过频率域电磁场探测技术,结合孔中磁梯度技术,提出了剖面拟合反演与磁梯度法组合探测地下超深管线的方法与思路,成功探测深达11.4 m的地下超深管线,认为剖面拟合反演与磁梯度法的有效组合,可以对地下超深金属管道进行高精度探测。
2021年06期 v.18 949-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4K] <正>~~
2021年06期 v.18 957-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