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系地层下的小断层识别影响因素探讨

    孟凡彬;

    在煤矿开采阶段,精准识别出小断层,对煤矿安全开采极为重要。针对煤系地层小断层发育的内在特征,基于反射波的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特征变化的基础理论,建立了煤系地层小断层地质模型及其正演模拟分析,从理论模型上研究了煤系地下小断层变化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了在地层速度、地层厚度以及地震波主频影响下的煤系地层小断层弹性波运动学及动力学变化规律,探讨了煤系地层小断层影响因素变化对小断层识别的影响。通过巷道实际揭露的资料,分析了小断层地震响应特征。不仅能为物探人员解决地震信息解释小断层的识别精度提供方向,也为地震信息解释煤系地层小断层提供了基础依据。

    2019年03期 v.16 259-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2K]
  • 三维地震勘探在岩盐溶腔形态及其上覆地层完整性探测中的应用

    熊强青;袁兴赋;顾汉明;王宾;谭静;陈杰;郭南舟;李旭东;

    盐矿水溶开采过程中岩盐溶蚀以上溶及侧溶形成的溶腔空间逐渐增大,溶腔顶部岩盐厚度逐渐变薄,当顶板所受的上覆地层的承载力达到顶板岩石强度极限时,将导致溶腔顶板发生破坏,产生裂缝、冒落、垮陷,继而出现地面冒卤、沉降和塌陷。为此,将三维地震反射波勘探应用于某盐矿水溶开采溶腔空间形态以及溶腔顶板厚度及其上覆地层完整性探测,通过观测系统论证、野外激发参数试验以及三维地震采集获得高品质原始炮集记录,并经过地震资料精细处理和解释后,获得了准确的溶腔空间形态、溶腔顶板厚度,并能较好地判断其上覆地层的完整性。

    2019年03期 v.16 26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1K]
  • 先巴扎地区东河塘组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

    于静芳;姜忠正;陈群;张生龙;

    巴麦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储集层物性总体较差,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厚度相对较薄,地震预测难度大。为有效预测巴麦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有利储层分布,建立了东河塘组储集层地质模型,通过开展数值正演模拟研究分析,总结储层地震响应特征。通过三维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在"相控"测井资料高分辨反演的基础上,进行东河塘组储层岩性反演,识别砂体发育展布,并开展神经网络孔隙度反演,最终刻画出了先巴扎东河塘组有利储层发育展布。

    2019年03期 v.16 273-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5K]
  • 基于路径积分叠加的方位各向异性校正分析

    宋利虎;梁瑶;傅磊;

    炮检距向量片(Offset Vector Tile, OVT)技术作为宽方位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可提供一个精确、有效的数据域来进行宽方位数据处理。首先介绍了分方位处理和消除方位各向异性的方法,然后针对目前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效率和精度较低的问题,引入了基于路径积分叠加原理的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和流程,实现了剩余时差的自动校正。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自动高效的宽方位地震偏移分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校正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对信噪比要求较高、效率低的缺陷,在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9年03期 v.16 280-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3K]
  • 基于Dropout—BPNN的地球物理反演——以表层横波速度反演为例

    康治梁;余嘉顺;

    在深度学习领域使用的Dropout机制在训练中按一定概率准则随机剔除某些神经元,能够显著提高神经网络的图像和语言识别准确率。受其启发,将Dropout机制引入基于深度BP神经网络的地球物理反演(简称Dropout-BPNN),利用地震放大效应反演浅层S波速度结构,数值试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Dropout-BPNN的反演效果明显好于传统BPNN。同时研究了深度学习中流行的ReLU激活函数的性能,发现在本地球物理反演案例中,其表现不及传统激活函数。

    2019年03期 v.16 286-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8K]
  • 高铁轨道板板下病害超声探测动力学特征及应用

    严武平;朱德兵;项诸宝;张磊;

    阐述了一种基于超声波干涉动力学特征提取高铁轨道板板下损伤病害的探测技术。首先利用水槽模拟试验获取的特定超声检测仪超声子波作为激励源信号,建立单个及组合离缝体作为轨道板板下损伤病害模型,然后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试验相结合对该技术的有效性进行实验验证,对比分析了超声等偏移剖面的波动学与动力学特征后发现,波动学特征上直达波信号的尾波与层界面或病害体的反射信号会产生干涉,通过截取反射波至后续时段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动力学特征能稳健准确地描述出损伤病害体的相对位置。最后在高铁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足尺模型上进行了实地检验,验证了应用效果。

    2019年03期 v.16 295-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0K]
  • 基于多模态分离的CMP解析法在面波勘探中的应用

    胡晋;熊章强;张大洲;江小根;杨博;卢宏斌;

    为了提高瑞雷面波探测的横向分辨率,在工程勘察领域通常采用类似地震反射多次覆盖叠加技术的瞬态多道瑞雷面波方法,由于该方法直接使用原始数据进行CMP叠加处理,在计算频散曲线时高模式面波对其产生较大干扰,从而影响最终的解释结果。因此提出将原始数据利用多模态分离之后,用分离的基阶面波数据,进行CMP解析处理,使用SASW法提取频散曲线,并用粒子群算法进行频散曲线的反演。通过理论模型及实例分析得出基于多模态分离的CMP解析法可以提高频散曲线计算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瑞雷面波探测的可靠性。

    2019年03期 v.16 305-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7K]
  • 复杂条件下金属矿山采空区三维地震探测研究

    袁兴赋;熊强青;喻兵良;王宾;

    矿山采空区的存在,对采矿人员和设备来说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查明采空区的分布十分必要。三维地震探测技术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应用到该技术勘测大宝山多金属矿采空区。指出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展三维地震采空区探测的过程中,从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最终解释成果等各个环节所存在的难点,通过对这些难点的分析研究,给出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取得了对采空区的存在和位置探测的良好效果,具有很高的应用指导意义。

    2019年03期 v.16 314-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6K]
  • 二维地震勘探满覆盖次数均匀性理论设计的研究

    曹雄伟;许凤;张学银;崔宏良;王鹏;司亚;祝杨;刘洋;谢廷益;

    二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时,满覆盖次数理论设计应该为常数,均匀分布,但当最小偏移距大于0.5倍道距时,满覆盖区域覆盖次数理论设计可能出现变化现象。通过对此现象发生的原理分析、总结,最终得出了满覆盖区域覆盖次数理论设计稳定时影响满覆盖次数的3个关键因素,即最小偏移距、炮间距和接收道数,及其对应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2019年03期 v.16 32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12K]
  • 双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及在M区块的应用

    谢涛;邱铁成;

    海上地震勘探多采用多船进行宽方位采集,但限于采集成本,宽方位采集在中国近海勘探普及程度不高。因此讨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宽方位采集的案例。它不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宽方位采集,仅通过融合两个跨年度的不同采集方位的地震数据,就可获得相对宽方位地震资料,且采集成本较低。首先讨论了该类型双方位地震数据处理的难点,如匹配问题,多次波压制问题,方位各向异性问题,然后提出了相对应解决方案。M区块的应用表明,不同年度采集的双方位地震资料可以获得优于单方位的成像结果,能有效提高复杂构造、低信噪比区的成像质量。

    2019年03期 v.16 329-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6K]
  • 宋家营地区煤层气储层特征与预测

    亚东菊;

    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煤层气作为清洁环保的绿色能源,应充分开发利用。宋家营地区煤层发育,煤层厚度大,有利于煤层气的形成,要想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煤层气的赋存状况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有关煤层地质和煤样化验的测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反演技术,进行了含气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宋家营背斜东翼煤层含气量明显低于背斜西翼,煤层气含量从浅部往深部有增高的趋势。

    2019年03期 v.16 334-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6K]
  • 瞬态瑞雷面波在探测铁路岩溶灾害上的应用

    唐韬;肖晓;李青;

    地下水的运动和地表水的流动会使可溶岩发生化学溶蚀作用、机械侵蚀作用以及与之并生的迁移、堆积作用。一些岩溶地区渗流作用强烈,给既有铁路的安全运营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为了探测铁路路基下的岩溶灾害,选择浅表地层的瑞雷波法,它具有分辨率高、受场地影响小、装备轻便快捷等优点。结合实例,首先介绍瑞雷面波原理,然后直行野外的数据采集,最后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瑞雷面波能够有效地检测运营铁路岩溶灾害。本次研究给钻孔注浆等地质处理手段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2019年03期 v.16 339-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5K]
  • 塔里木盆地托甫台三维工区白垩系隐蔽圈闭落实研究

    王梦楠;

    塔里木盆地托甫台三维白垩系舒善河组油气显示好,但砂体埋深大、单砂体薄、横向变化快、圈闭描述困难,圈闭落实及储层预测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应用News软件地震沉积学功能开展托甫台三维工区目的层沉积相和沉积演化分析,认为该区发育滨浅湖泊-三角洲和滩坝砂体沉积,利用等时地质切片,刻画了舒善河组薄层不同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识别出了曲流河道、三角洲、滩坝砂体的典型地震相。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砂体开展地震频谱分解的油气检测研究,预测出了21个含油气砂体,具备进一步勘探开发潜力。该方法能为塔里木其他地区的隐蔽圈闭落实提供借鉴。

    2019年03期 v.16 351-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2K]
  • 三维流速矢量声纳测量系统

    杜国平;杜家佳;宋晓峰;杜广林;

    采用声纳水声学固有的水下探测功能,开发了水下流速矢量声纳测量方法。首先从工程渗流的实际应用出发,提出了"渗流矢量能量与质量测量模型"与大数据解析成像的水文地质参数结合,解决了渗流工程中的一系列技术关键问题。然后整合了能直接用于天然流场与人工流场的水文地质参数现场测量的软硬件成果,提高了水文地质参数原位测量的渗流场、矢量场、水力梯度场的真实性刻画,避免了传统抽压水试验对真实水流的缺失与影响。实现了探头的数据采集、声纳法测量、计算机功能界面显示,完成了三维动态可视化水文地质参数成像分析体系。应用结果拓展到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的各个水文地质单元纵横断面的补排关系和地下工程渗漏水缺陷的定量与定位测量。

    2019年03期 v.16 359-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0K]
  • CCTV内窥仪与声纳联合的排洪涵探测与评估

    谭彩;刘建文;袁明道;徐云乾;

    四会市城区排洪涵淤积导致的浸水街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工作生活以及城市整体形象,准确探明排洪涵功能性与结构性缺陷是有效开展水浸街整治的前提。四会市城区排洪涵淤积深度大,常规探测手段难以实施,为此提出了一种能应用于淤积管道的探测方法。基于探测结果进行了结构性和功能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针对性地开展了水浸街整治工作,有效地解决了浸水街问题,验证了CCTV内窥仪与声纳联合排洪涵探测方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2019年03期 v.16 368-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3K]
  • 地震反射波法在软土地区探测断层的应用及探讨

    张陆军;

    以在珠三角某地采用地震反射波法探测断层的工程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地震反射波法在软土地区探测断层构造的过程,并对软土地区的地震工作条件、采集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总结。所给实例的探测结果与钻孔验证结果高度吻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实践表明,地震反射波法是软土地区断层探测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断层埋深不大的情况下,采用落锤震源并选择合适的观测参数,能较为精确地获得断层的产状信息。

    2019年03期 v.16 374-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3K]
  • 电阻率成像法在某油田作业区漏油调查试验

    彭诚;罗润林;李亚南;徐志锋;钟伟;唐国智;刘前程;

    为了查明某油田漏失点通道情况,为堵漏施工提供依据,首先采用电阻率成像法对该测区的窜漏情况进行调查实验,然后根据电阻率成像推测出该测区内的窜漏通道及与漏点相关的采油井,为采用复合化学凝胶堵漏技术治理窜漏提供依据。本次试验研究结果证明了电阻率成像法在超浅层油区找漏点的可行性,可为以后在石油开采中的油气窜漏调查提供借鉴。

    2019年03期 v.16 382-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7K]
  • 综合物探法在铁路基底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李良泉;

    岩溶塌陷是铁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由于其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对铁路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为此运用综合物探法对贵州铜仁玉屏铁路武陵山隧道铁路基底岩溶进行全面、系统探测。首先运用探地雷达法对武陵山隧道基底岩溶分布、岩溶范围、类型特点以及发育程度等进行了针对性的探测,然后运用地震映像法对检测到的结果进行验证。根据探测结果可知,应用综合物探法可基本查明铁路基底岩溶分布状态,从而更为科学地判定隧道基底岩溶各方面的情况,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

    2019年03期 v.16 38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0K]
  • 改进的网格点法在区域覆盖问题中的应用

    彭攀;宋志明;倪涛;

    卫星星座区域覆盖问题是航天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由于卫星星座构型多样,且区域形状的不规则,加之摄动等其他因素影响,传统的解决方法是网格点仿真法。但网格点仿真法在区域面积较大计算精度较高时效率低下。因此,对网格点仿真法进行了改进,根据卫星对地覆盖的几何特性,将一行网格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由此设计出一种改进的网格点仿真法。实验表明,该算法性能优越,计算效率相比未改进的网格点仿真法有显著的提高。

    2019年03期 v.16 395-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8K]
  • 地质雷达管线探测正演模拟研究

    雷勤梅;李颖;

    通过研究地质雷达的响应特征及市政管线类型,利用GPRMAX2D模拟软件,模拟不同情况下的隐埋管线,根据正演结果分析其响应特征,并给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实例,为地质雷达管线探测的资料解释提供依据,指导管线探测与识别,提高管线探测中的解释精度。

    2019年03期 v.16 402-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4K]
  • 旁压试验在广州某地铁勘察中的应用

    何耀京;付德俊;汤昌旺;杨永龙;

    旁压试验由于试验方法简单、灵活、方便、准确等特点,逐渐成为岩土工程勘察中主要的原位测试方法之一。为了得到准确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和水平基床系数,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旁压试验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系统地分析了由旁压曲线计算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和水平基床系数的合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广州某地铁工程勘察的原位测试中,然后通过对旁压试验的成果整理分析,得到了准确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和水平基床系数,为科学合理地分析广州地铁隧道衬砌受力特性和设计衬砌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2019年03期 v.16 415-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