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礼;李列;李添才;刘杰明;杨薇;
LD区块浅层含气范围很广,中深层是高温高压富集区,且地震噪声复杂,使得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资料品质低,严重影响后续资料处理和解释的精度。本文首先采用频谱分析、自相关等技术分析了该区影响地震资料品质的地质因素和噪声特点,并发现常规压制噪声技术在靶区适应性差。为此,本文提出一套以复合多域多变换多层次去噪方法压制LD区块噪声的高精度高保真技术系列。该技术系列分别采用了复合多域去噪、多变换去噪、叠前叠后去噪等手段,对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处理结果表明,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去噪,能在保持有效信号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消除噪声。
2013年03期 v.10 271-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9K] - 毋光荣;余凯;马若龙;
介绍了天然源面波勘探发展的历史,技术特点以及几种数据处理方法,讨论了2.5Hz检波器在天然源面波勘探中各个阵型(采用三角型、L型两种)以及不同排列边长(三角型不同边长、L型不同边长)与勘探深度之间关系,并通过分析各种阵型在同等条件下所采集的信号,对比各个信号的分析结果,得出在天然源面波勘探中使用2.5Hz检波器的最佳阵型。
2013年03期 v.10 279-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 庄祖垠;姜华;易淑昌;范宝仓;
潮汐现象是海上地震勘探中影响地震资料成像精度的重要因素,获取准确的潮位数据是实现精确的潮汐校正处理的关键。目前应用的潮汐校正技术有很多种,但大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或精度不够,或数值跳变大,不稳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较多问题。本文通过利用历年来实测的基本验潮站资料、临时验潮站资料和潮汐调和常数,编制潮位预测软件,获得较高精度的预测潮位数据并将其应用于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模块,实现了地震资料的潮汐校正。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渤海、南海任意地点、任意时间的潮位数据,将预测潮位数据应用于地震勘探数据的潮汐校正处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校正效果。
2013年03期 v.10 286-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 唐进;
静校正一直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常规的静校正方法是基于地表一致性假设条件,但效果不明显,本文通过对水平层状介质下的理论静校正量的计算公式推导,分析了实际静校正量与近地表速度、厚度及反射界面深度和接收偏移距之间的关系。基于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和基岩出露的典型山地模型,比较了理论静校正量和常规方法计算的静校正量之间的差异,阐述了进行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的必要性。通过对典型地区的实际资料采用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和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进行处理后的叠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非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成像。
2013年03期 v.10 291-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 巨德彬;
对照某铁路隧道开挖后的地质信息,反复对TSP超前预报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对VP/VS值在TSP资料处理中的重要性及对处理结果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结合应用实例分析,得出了TSP数据处理过程中VP/VS合理的取值原则,在总结大量成果参数的基础上,得出了不同岩体纵波波速(VP)下,VP/VS值、泊松比δ及动态杨氏模量Ed等物性参数的对应关系、变化范围及VP与VP/VS的线性相关图,并且进一步提出了在闪长岩地层中VP/VS值的试算方法,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TSP超前预报数据处理工作中VP/VS取值提供有利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2013年03期 v.10 296-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 杨俊杰;田成富;
地震映像法是目前水上勘探常用的方法,在内陆淡水与浅海地区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拟建中的沌口长江公路大桥桥址进行江上地震映像勘探,详细论述了水上地震映像的勘探方法。本次勘察查出断层一处,并初步查明了相关地质条件。钻探验证结果与物探资料基本一致,为拟建沌口长江公路大桥提供了勘察依据。
2013年03期 v.10 301-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 张向宇;吴健生;
对于南海地层横向磁化率变化较大的地区,以往的常磁性界面反演方法失去效果,为解决类似的磁界面深度反演问题,本文通过对常规磁界面迭代反演方法进行改进,获得基于磁性识别的自适应和变磁性磁界面的迭代反演方法,构建多种模型进行界面深度反演计算,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3年03期 v.10 306-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李建国;赵斌;孙少伟;周新鹏;汪振斌;项彪;刘东明;
针对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中综合物性研究工作的不足,对该区的综合物性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该区综合物性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针对该区的岩(矿)石实际分布情况,采取了多种技术方法进行系统的标本采集,开展了多物性参数的测定;其次研究了该区各种岩(矿)石综合物性参数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初步建立了矿集区地球物理标尺,为资料的处理解释提供物性依据;最后,根据综合物性研究成果对地球物理综合异常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2013年03期 v.10 313-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 王传雷;陈树祥;李兆锋;雷文鹏;杨先杰;
湖北省大冶市铜录山古铜矿遗址是中国乃至世界青铜文化的发源地,在该保护区发现有古代的采矿矿坑、冶炼等遗址。本文就2012年对保护区内的卢家垴、岩阴山脚测区内冶炼遗址的磁法探测试验和现场考古发掘验证的经历,介绍了磁法探测工作设计、资料处理解释及探测效果,以及发掘检验和完善提高的过程,本文的经历和所获得经验,为今后在冶炼遗址上探寻炼炉遗迹位置、范围提供了基础资料,进而为在该地区制定保护、发掘及为推进铜录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区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申请世界遗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13年03期 v.10 320-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 刘学亮;张恒;刘泰锋;
以寻找斑岩型金矿为主要找矿方向,利用物性参数测定结果来区分花岗斑岩体与其它地质体的磁性差异。通过磁测结果来推断隐伏花岗斑岩体的埋藏位置及分布范围。并对磁异常主剖面曲线进行了反演,定量推断斑岩体的埋深、产状及具体边界范围。从而为寻找斑岩型金矿主要赋矿地段——花岗斑岩体边缘地带提供了找矿方向。
2013年03期 v.10 327-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 张慧钱;肖丹;陈礼卿;孙晓琳;杜琴;
建筑物预埋钢筋的检测一直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要检测内容,尝试将磁法勘探常用的SM30磁化率仪应用到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分布状况检测中。通过建立实验模型,对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不同直径、不同埋深的钢筋进行测量,确定钢筋中心投影位置,探索可检测深度,定性测定磁化率随钢筋直径的变化,通过对混凝土建筑楼板和素混凝土地面进行实地检测,试验证明SM30磁化率仪用于建筑工程常用钢筋无损检测是有效的可行的。
2013年03期 v.10 33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 李功强;赵永刚;江子凤;邓钰英;宋立志;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测井解释评价难度很大,利用常规测井信息构建能够反映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和裂缝特征的导电效率、孔隙度、裂缝孔隙度、深电阻率减小幅度四个参数作为划分储层类型的参数,通过对39口井153层不同类型的储层进行参数统计,确定了塔河油田托普台区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判别标准,经过2011年4口新井15层的成像测井资料验证,认为采用导电效率等参数来判别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是可行的,与地质研究划分储层类型吻合程度较高,使常规测井资料得到了创新应用。
2013年03期 v.10 338-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 刘俊峰;邓居智;陈辉;汤磊;张寒韬;
Occam反演法由于其算法稳定,对初始条件要求不高,反演效果较好,在大地电磁反演中运用较多。不过其每次迭代都需要进行偏导数计算和大量的模型计算,以便搜索到最佳的拉格朗日乘子,这造成了计算量和计算时间的增加。Occam反演在每次迭代寻找最佳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搜索合适的拉格朗日乘子使拟合差最小,搜索的方法一般使用进退法和扫描法,鲜少使用其他一维搜索方法。本文将牛顿迭代搜索法和二分法组合一起用于拉格朗日乘子的搜索,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减少了模型的搜索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速度。
2013年03期 v.10 34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 黄明景;刘松;
近年来AMT法和CSAMT法在地热勘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两种方法在平里河地热勘查中的应用为例,通过抗干扰能力、探测分辨率、探测深度及解决地质问题效果的对比,总结两者在地热勘查中的各自利弊,为今后在类似地区的地热勘查方法选用上提供借鉴资料。
2013年03期 v.10 351-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0K] - 邓锋华;杨洋;李帝铨;
相对于传统的电磁法,广域电磁法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本文介绍广域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广域视电阻率的定义,并阐述其工作方法,综合剖面与平面测试结果分析广域电磁法查找隐伏金矿的有效性。应用该方法在山东某金矿中查找隐伏金矿,根据该区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矿区岩石物性特征,遵循已知到未知的原则,由广域视电阻率的分布规律推断低阻局部膨大部位与断裂带,从而间接推断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广域电磁法推断的断裂带与已知断裂带位置基本一致,圈定的部分局部膨大部位经开挖证明有金矿存在,结果表明利用广域电磁法查找深部隐伏金属矿是有效的、可行的。
2013年03期 v.10 357-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 吴明刚;王海龙;门业凯;孙鹏;赵磊;
以吉林通化复兴村金矿床的基础地质研究为基础,地球物理特征为前提,综合电法为手段,通过研究得出其赋矿围岩珍珠门组大理岩、大栗子组片岩与富金的层间构造破碎带及其次一级断裂构造带间存在明显的电阻率差异。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测量可圈定出明显的隐伏金矿脉(体)矿致异常,并进行了钻探验证,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高分辨率和瞬变电磁法的穿透性和低阻体敏感性可以判断隐伏控矿构造带的存在性,并且可以半定量地解译矿致异常体的产状和规模,凸显了综合物探在该区找矿中的重要性。
2013年03期 v.10 363-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 杨庭伟;黄俊革;徐荣华;覃航;
针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中关于提高深部目标体分辨能力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实测视电阻率数据进行第一尺度反演,其次将第一尺度反演的结果进行正演,并将得到的视电阻率值采用"比值法"对实测视电阻率数据进行校正,将校正后的视电阻率数据进行第二尺度的反演,得到基本不包含浅部信息二次反演的地电断面,最后采用二次反演得到的地电断面构造"比值参数"对第一尺度反演的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反映全区域地电信息的反演断面。通过模型计算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深部异常的分辨能力。
2013年03期 v.10 369-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 牛禹;李茂;许第桥;刘子璐;孙栋华;
高频大地电磁法是当前在矿产、水文、工程地质、环境等勘探领域广泛应用的物探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和解释技术,并结合福建省某隧道和甘肃省某隧道两个隧道的实地勘探成果,通过分析反演电阻率断面图,认为高频大地电磁法不仅能查明隧道所经地段可能存在的隐伏构造、断裂破碎带和富水区域等,还能查明地表强风化层的厚度。
2013年03期 v.10 374-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 韦丘德;敬荣中;李关勇;黄理善;
目前探矿工作对物探的测深要求越来越高,而可控源同时具有剖面法和测深法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矿产勘查手段。在西藏隆子县某铅锌多金属矿进行深部勘查中,通过研究已知相邻矿区与本矿区的构造和矿体的电性响应特征和规律,并结合已知地质资料,建立了本矿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电性模型。应用此模型和已有地质资料对后面的13条剖面反演与解释工作进行指导,收到很好的效果,为矿区深部和外围进一步寻找隐伏铅锌矿体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13年03期 v.10 379-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 戴前伟;邰晓勇;王鹏飞;
超高密度电法是建立在常规高密度电法基础上的一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其继承了高密度电法诸多优势,并且通过多通道数据采集,进一步优化采集方式,提高电极利用率、缩短实际操作时间、增大数据采集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超高密度电法以及改进型超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观测方式、正演模拟和反演成像的理论基础以及发展;其次针对一个典型的模型,分别通过对比超高密度电法和改进型超高密度电法与常规高密度电法对此模型的响应,对比分析之后确认改进型超高密度电法比常规高密度电法拥有更佳的探测效果,并且提高工作效率。
2013年03期 v.10 383-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蒋富鹏;肖宏跃;刘垒;高阳;
高密度电法是一种直流电法勘探技术,具有测点密度高,信息量大,对探测对象不造成损伤,成果直观、准确、高效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岩溶勘察中。论述了其原理、技术方法并通过桥梁基础勘察和隧道工程两个应用实例,论述了高密度电法在桥基灰岩地层中圈定溶洞和在隧道内确认破碎带的应用,最后通过后期打钻证实高密度电法是岩溶勘探中一种可行有效的勘察方法。
2013年03期 v.10 389-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 吕志领;高级;
结合目前电法勘探数据成图及二维解释的特点及存在的局限性,研究了OpenGL和VC++2005联合编程,结合二维剖面数据特点,研制了基于OpenGL的电法数据三维可视化系统Geo3DVis。Geo3DVis的基本功能包括工区建立、二维解释、三维显示;实现了对二维剖面数据的动态放大、缩小、平移等交互操作。将Geo3DVis应用于实际二维物探数据资料解释,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2013年03期 v.10 394-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 罗强;
通过在新凉亭铜铅锌矿区已知矿上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复电阻率法(CR)、时域激电法(TDIP)的方法试验,为该矿区下一步找矿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经试验认为,CSAMT能有效探测容矿断裂构造,TDIP能确定矿体顶板位置及矿体倾向,CR能有效圈定矿体空间范围,下一步物探找矿应以CSAMT、TDIP为主,CR法因成本过高,仅在重要成矿有利地段辅以少量工作进行异常评价。
2013年03期 v.10 398-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 黄宁;刘国辉;董茂干;
介绍采用高精度重、磁和大功率激电方法组成的综合物探方法在横溪-小丹阳示范区找矿的应用。基于磁法勘探对于磁性或伴生磁性矿物的固体矿产勘查的有效性,依据南京市横溪-小丹阳勘查示范区重力和电法剖面资料,结合已知钻孔物性资料,通过对该区铜铁矿型多金属矿床的重磁电异常分布特征研究,达到较好的找矿效果。
2013年03期 v.10 403-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 张良红;彭振宇;梁河;李绍勇;
物探测线布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施工效率直接影响物探勘查工作的开展。利用GPS相关软件完成测点数据的批量输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但随着USB接口的支持及普及,其效果便不再那么明显和突出,相比之下兼容格式的研究与应用更能有效地提高测线布设的效率,也更为简便和有效。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利用Visual C++编程简化了测线布设中涉及的测线计算和数据输入等操作流程,避免了手工计算和数据格式转换的麻烦,达到了测线高效布设的目的。文中详细介绍了物探弯曲测线的计算方法和常用GPS兼容格式的转换方法与软件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方便、有效,能节省大量的室内和野外工作量。
2013年03期 v.10 408-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 郑杨琳;赵楠;王华伟;陈剑杰;
为了服务于低中放废物处置工程选址,采用精校正的高分辨率QuickBird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运用遥感图像地质解译方法对处置场预选区内的断裂构造进行全面解译和识别,确定了断裂构造形迹的形态特征、尺度、走向和长度,圈定了预选区内所有岩脉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类。遥感解译结果与野外地质资料对比验证,对应性较好。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三个岩体完整性较好的区块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置预选址。
2013年03期 v.10 415-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 杜全维;王琦;龚秋全;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航测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测量越来越广泛,通过航测技术可以得到格网的DEM模型,在没有航测的地区,也可以通过收集到的地形图得到等高线的DEM模型。在以往的作业中,剖断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操作,本文采用基于AutoCAD的LISP和VBA语言联合编程,实现对不同DEM模型的输电线路断面自动生成,并在具体的实验项目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2013年03期 v.10 420-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 胡绕;
顶管沿线的基岩面起伏情况是基岩浅埋地区顶管工程设计、施工的重要依据。采用具有高效、经济、线状勘察特点的综合物探方法与少量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手段,对顶管沿线的基岩起伏情况进行探测,可以实现高效勘察与成果可靠性的有机统一。以广西玉林市某排污干管工程为例,采用瑞雷面波结合地质雷达的综合物探方法对顶管沿线的石灰岩顶面进行连续探测,探测成果与后期钻探验证结果非常一致。实践表明,在浅基岩地区,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可有效地获取基岩面的起伏情况,为顶管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关键依据。
2013年03期 v.10 425-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