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声电成像评价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有效性

    信毅;杨帆;陈伟中;章成广;

    致密砂岩储层中裂缝的发育是影响储层品质的关键因素,能准确判断储层中裂缝的有效性对储藏层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用单一的电成像或声成像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对裂缝进行全面的评价。本文在对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的基础上,论述了利用声电成像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判定致密砂岩地层裂缝有效性的原理和方法。就库车地区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2012年03期 v.9 253-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 大牛地气田水平井测井施工工艺及应用

    李功强;孙俊;柴文广;邓钰英;

    增加水平井段长度来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已成为大牛地气田提高产量的一项重要途径,测井资料的水平井井眼轨迹分析尤其重要,能为后期的采气作业提供依据,同时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由于钻井液和地层等原因,不可避免的出现井内卡钻事故,当经过泡油、震击还不能有效地解卡时,爆炸切割能有效地解决此类卡钻问题,该项技术已应用于大牛地气田水平井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012年03期 v.9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 声学钻孔电视及在地下建筑物选址调查中的应用

    林孝城;苏文生;陈宗刚;

    声学钻孔电视(BHTV),又称超声波成像测井,是一种能获得钻孔孔壁定性图像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可以直接对钻孔进行岩性观察。该方法具有测试速度快、精度与分辨率高、成果形象、直观可靠、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相对较简单等众多优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替钻孔取芯。在地下建筑物选址调查项目中,中深部岩体的结构面特征参数是场址性能评价的基础数据之一,采用声学钻孔电视测试,并借助相关专业软件,可以获得中深部岩体的结构面(包括节理裂隙和断裂构造)特征和分布规律。实践证明,声学钻孔电视是一种精细评价岩体结构面特征的有效手段。

    2012年03期 v.9 263-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 最优分割法在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倪鹏;邓居智;刘庆成;陈辉;

    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的最优分割法电性分层解释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冷水地区的应用效果.针对复杂构造,造成电阻率剖面失真的研究难点,引入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解释中最优分割技术,提出了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最优分割法。并通过模型实验和生产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采用该方法,在查明地质结构特征,发现新的有利勘探目标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作用。

    2012年03期 v.9 269-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 大地电磁连续介质反演在庐枞矿集区的应用

    南东辰;强建科;

    在大地电磁数据一维反演方法中,用简单的层状模型来描述地下介质的电性分布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模型空间对比法就是基于对模型的直接修改而不是参数的修改来做的反演。这种方法不仅避开了灵敏度矩阵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进而提高了运算速度,并且能够更真实的逼近实际模型。本文阐述了模型空间对比法的基本原理,通过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对庐枞矿集区进行了连续介质的反演,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2012年03期 v.9 27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6K]
  • 应用瞬变电磁法小线框大电流探测水下构造

    杨农合;徐小林;吴朝俊;杨宁宁;

    随着水下工程的日益增多,已从前些年的简单工程发展到复杂的高难度的工程。对水下的地质状况和构造要求更加详细地了解,需要对水下构造结合面以及岩层的位置、走向、深度更加精确的探测,为水下工程施工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水下工程勘查中,常以钻探为主。物探以水上地震勘探为多,瞬变电磁法以其采用不接地方式,从而实现电法形式的水上勘探,采用小线框大电流瞬变电磁法可以方便地实现探测水下构造。本文以长江某工程实例说明其勘探的方法和数据处理要点及勘探效果。

    2012年03期 v.9 279-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8K]
  • 采场底板破坏带电法动态监测实验

    易洪春;虞金林;陈玉玖;王健;吴国庆;

    应用直流电阻率技术,开发出了采场底板破坏带及底板水动态监测系统,应用该系统能够动态监测工作面及其采空区底板岩石的破坏程度以及底板水的运移过程,对工作面及其采空区的底板突水达到了早监测、早预测、早防治的目的。该系统由电阻率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接收转换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并将该系统成功地应用于某工作面的监测,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地质结论。

    2012年03期 v.9 285-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2K]
  • 煤矿巷道底板探测点源三极法模型模拟

    张艳国;吕玉增;杨庭伟;

    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全空间点源场(含坑道空腔)的电位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将点源三极法应用于煤矿巷道底板异常体探测,分析了巷道侧帮和顶板上方存在异常体时对探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点源三极法可有效地反映煤矿巷道底板异常体的存在,旁侧异常体位于巷道侧帮时对底板目标体探测结果有一定影响,旁侧异常体位于巷道顶板上方时,对底板目标体探测的结果影响不大。在对点源三极法煤矿巷道底板探测的数据处理和解释,应考虑到巷道的影响,并做相应的改正处理。

    2012年03期 v.9 291-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煤矿采空区积水区勘查中的应用

    黄启春;景朋涛;

    为了查明地下采空区和积水区的分布范围,为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鄂尔多斯某煤矿采空区及积水区勘查项目为例,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特点,通过对探测实例的分析,结合该矿区地质情况,基本查清该矿采空区的位置、分布范围及深度。探测结果与煤田采掘工程图基本吻合,说明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及积水区方面运用效果的有效性。

    2012年03期 v.9 296-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 改进BP神经网络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贾凌霄;贾家磊;张毅;马曾虎;李梦捷;孟婧;王彦春;

    常规基于线性的测井计算方法不能很好地表征复杂的裂缝系统,而现有的成像测井技术虽然分辨率高,能较好地记录裂缝特征,但其成本高,实用性不强。因此,本文首先研究了改进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极大地提升了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收缩能力,然后将该算法引入到裂缝预测中,使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就能较好地达到预测裂缝的目的。结合实际的生产资料进行了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对常规测井资料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能较好地识别裂缝。

    2012年03期 v.9 301-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 红层岩石物理特征与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以东营凹陷纯化地区为例

    才巨宏;

    在孔店—沙四下沉积时期,在东营凹陷的纯化地区发育了以冲积为特点的红色碎屑岩地层,紫红色泥岩与砂岩呈互层分布。砂岩单层厚度薄,砂体侧向叠置,埋深较大,预测难度大;红层储层具有层速度大、密度高、低伽马等特征。研究分析表明,声波阻抗难以有效区分储层与围岩,泊松比与密度的乘积能较好反映砂岩特征,利用叠前弹性反演技术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预测,取得较好效果。

    2012年03期 v.9 306-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6K]
  • 苏里格气田S区块有效砂岩储层波阻抗反演

    谢裕江;郑金明;刘高;

    苏里格气田S区块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储层埋深较大,有效砂岩储层薄。且地表为沙漠、半沙漠环境,煤层发育,地震信号屏蔽现象严重,地震资料分辨率低,有效砂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地震响应隐含于薄互层复合响应中,由此地震资料获取的波阻抗反演结果无法识别有效砂岩储层。为此,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应用HFE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对地震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在保真的基础上改善地震数据分辨率,然后在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基础上进行AIW波阻抗反演获取波阻抗数据体识别有效砂岩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应用HFE高分辨率技术及AIW波阻抗反演方法后,原始地震数据的品质得到了较大改善,分辨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且AIW波阻抗反演结果与井数据吻合较好,为HFE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及AIW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其他油气田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价值。

    2012年03期 v.9 31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5K]
  • 南方山地地区的地震采集现场处理技术

    苗中科;归平军;罗文刚;

    在我国南方山地地区,表层条件复杂多变,地形起伏剧烈。表层基岩直接出露,地下地层的低、降速带厚度、岩性和速度的横向变化剧烈,导致地震记录中静校正问题严重,信噪比较低。本文针对复杂地区地震资料的特点,对记录中的干扰波、地表和深层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认识各种干扰波的特征与地表条件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地震数据进行静校正处理,在实际的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2012年03期 v.9 317-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7K]
  • 厦门本岛轨道交通线路地震断层破坏效应评判

    闫培;张永固;周昌贤;方韡;

    厦门市位于华南沿海地震带内,其附近发育有北东向长乐―诏安断裂带和近东西向南靖―厦门断裂带等区域性大断裂,断裂构造较为复杂。规划的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路在厦门岛内经过北东向文灶-五通断裂带、钟宅-狐尾山断裂带和北西向濠头-塔头断裂,可能会对线路工程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因此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本文对这些断裂所产生的工程影响进行地震断层破坏效应评判,得出可不考虑断裂对线路的位错影响。

    2012年03期 v.9 32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 规则形体垂直磁梯度场研究及应用

    杨威;王传雷;

    磁梯度测量是随着磁法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具有不受日变和正常场因素的影响,能够全面利用磁场信息的优点。本文使用GSM-19磁力仪和Grad601-2垂直磁梯度仪观测球体模型和有限长水平圆柱体模型产生的总磁异常场和垂直磁梯度场,对它们的平面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深入探讨地面垂直磁梯度测量的应用效果。最后,盘龙城府河工区疑似古墓葬的总场和梯度场测量结果对比分析说明,垂直磁梯度场能够突出弱磁异常信息。

    2012年03期 v.9 326-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 伪随机流场法在水库渗漏检测中的应用

    舒连刚;杨威;胡清龙;

    水库堆石坝渗漏危害坝体安全,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严重后果。以某水库堆石坝右岸渗漏检测为例,介绍了伪随机流场法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采用该方法查清了右岸坝后及灌浆廊道渗漏的水库渗漏入水点,并结合坝后绕渗孔水位监测、渗漏流量监测等方法综合分析得知,检测的结果与已有的工程地质资料及水工观测资料一致。笔者同时还对渗漏通道、渗漏原因进行推断分析,为该水库渗漏修复整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2012年03期 v.9 332-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 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研究

    宋伟;李枝文;肖柏勋;李国发;李振;

    以声波法为基础的无损检测技术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拉拔实验成为锚杆锚固质量检测的主要手段。随着锚杆锚固技术在各类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增加,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Hilbert变换为基础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验证了其可行性。

    2012年03期 v.9 337-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 低应变法检测中几种典型缺陷桩的理论模型分析

    陈辉;董承全;张佰战;王军东;熊昌盛;

    根据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的基本理论,对不同缺陷基桩的低应变反射波曲线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的缺陷桩低应变反射波曲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便在解释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曲线时作为借鉴,提高基桩质量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度。

    2012年03期 v.9 342-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 铁路路基病害地质雷达检测方法

    肖立锋;

    铁路路基病害严重威胁行车安全,为了能够消除威胁,决定采用地质雷达方法进行路基病害检测。本文介绍了应用地质雷达方法检测铁路路基病害的基本原理及检测过程中相关参数的选择。通过对宣杭铁路12处共4200m病害路基检测结果的分析,给出了铁路路基结构和病害在地质雷达图像上的特征,确定了路基病害发育位置及程度,为后续的路基病害整治提供依据。

    2012年03期 v.9 346-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9K]
  • 综合物探方法在划分岩溶发育不稳定区的作用

    卞兆津;何力;叶明金;唐海军;

    以广明高速公路K54+300~K54+560区段路基沉陷工程物探为例,介绍采用高密度电法、等偏移距反射波法及多道瞬态面波法,勘探公路路基沉陷的方法技术。通过对各方法勘探成果综合分析,达到了勘探目的。本次工程物探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在划分岩溶发育不稳定区、软土的分布区域及路基的沉陷勘探等方面,具有快速、经济和成果直观的特点。本文同时分析了路基沉陷产生的原因。

    2012年03期 v.9 351-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3K]
  • 综合物探方法在承德某多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

    郭继颂;刘志远;李达;张雪娟;刘国辉;

    研究区位于承德乌龙沟—上黄旗深断裂带的东支棋盘山北东向深断裂上,是银铅锌多金属矿的找矿远景区。本文结合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在其所判定的成矿远景区,开展了以激电中梯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为组合方式的综合物探找矿实践。利用激电中梯扫面方式对地球化学异常带进行查证,圈定出矿体和矿化体异常,而后,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进行异常主剖面测量,以查明异常体的地下空间展布,指导钻探验证工作的布设。实践表明:该找矿模型效果显著、经济高效,对同类地质成矿地区的隐伏多金属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2年03期 v.9 356-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2K]
  • 基于Tin改进的LiDAR滤波算法

    张子林;门林杰;

    现有典型的基于Tin的滤波算法只对本格网内的数据进行处理,没有考虑邻近地形的影响,使得滤波处理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以待处理格网为中心,将待处理格网最低点与领域格网最低点构成三角网,再对格网内的数据与所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阈值来确定是否为地面点。实验的结果表明对改进后的三角网迭代的算法大大改善了滤波效果,提高了滤波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2012年03期 v.9 362-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 基于LIDAR点云数据插值方法研究

    徐巍;孙志鹏;徐朋;宗婷婷;胡金刚;

    利用机载LIDAR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坐标数据,并生成三维立体模型,构建用户感兴趣的DEM和DSM,如今需要快速高效的处理LIDAR点云数据,研究和探讨最合适的插值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着重研究了不同插值算法的特点。

    2012年03期 v.9 365-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 灌注桩钢筋笼长度及长桩桩长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吴宝杰;姬美秀;杨桦;黄林伟;

    常规的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还无法无损检测灌注桩钢筋笼长度及长桩桩长。磁测井法利用灌注桩中钢筋笼和周围介质的磁性差异来检测其长度,旁孔透射波法利用桩身和桩底以下土层中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能量衰减差异来检测桩长。两种方法都不破坏桩结构,且在工程实践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2012年03期 v.9 371-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