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水立体延迟激发气枪震源的设计与应用

    杨凯;陈华;顾汉明;

    应用气枪震源子波模拟软件,针对海上三子阵,进行了不同气枪阵列组合情形下的震源子波模拟试算,提出了适应深水地震勘探要求的凸形和凹形立体阵列组合气枪阵列,该阵列模拟的子波具有低频能量强、频谱光滑、陷波点频谱能量相对较强的特征。同时,结合实际应用条件,提出了简单实用的上下源六子阵的立体延迟激发震源设计,实际资料采集处理的地震剖面表明,地震剖面的品质明显改进,深部地层的反射特征明显,断层和基底成像也较清晰。

    2011年06期 v.8 641-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 山东桃村水库回填区浅层地震勘探应用效果

    马海;刘怀山;王林飞;魏晓华;

    主要针对桃村水库回填区地质状况的勘探需求利用浅层反射波法、浅层折射波法和地震映像法进行实地探测,对所获取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得到了反映浅层地质状况的有效信息。根据结果差异讨论各种方法在具体工程勘探中的应用局限性及其相辅相成的关系,对地震勘探方法应用于工程物探提出建议。

    2011年06期 v.8 648-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 折射波法应用于工程勘查的若干问题讨论

    申建平;

    地震折射波法以其能够确定折射界面的速度而广泛用于工程地质勘察,但因其解释精度受地表条件、地下界面复杂程度及采集参数有关。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折射波观测系统、道间距及炮间距的选取原则、互换时间的确定和地表速度的求取、基岩面的起伏改正及穿透波的处理等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远炮求取互换时间的追逐相遇时距曲线来解释,可提高资料解释的可靠性;同时,解释成果必须基于基岩面的起伏进行改正,才能准确判定地层岩性和断层的位置。

    2011年06期 v.8 65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SRME与Radon滤波方法组合衰减深水多次波

    黄兆林;

    深水地震资料多次波具有能量强、周期长的特点,影响了成像质量,降低了信噪比。尤其是深水崎岖海底多次波、绕射多次波发育严重,常规衰减方法很难压制。分析深水多次波的成因、类别、特征是有效衰减多次波的前提,研究多次波衰减技术的优缺点并合理选择、组合是衰减多次波的关键。本文以Q区深水地震资料为例,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基于模型的3D-SRME方法与高分辨率Radon方法组合衰减深水地震资料多次波,取得了显著的衰减效果,试算结果表明,合理选择并优化组合衰减技术是衰减深水多次波的关键。

    2011年06期 v.8 659-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 高密度二维地震采集技术在S西部应用研究

    和少伟;张林科;周运波;毛庆辉;张霁潮;

    工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近地表多为流沙,干燥、疏松,能量衰减快;深层地震地质条件为砂泥岩薄互层,反射能量较弱。区域目的层储层薄,在纵横向上物性变化大。总体工区资料品质受潜水面影响较大,古河道和古湖盆发育区低降速层较厚,可达100m以上,资料视主频极低;为获取品质良好的地震资料,在该区进行了高密度二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研究,采集的资料品质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目标反射层能连续追踪、层间反射内幕清晰,资料的频宽提高了10Hz左右,能满足岩性解释的需要,提高了天然气勘探的精确度。

    2011年06期 v.8 66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 塔东北满加尔坳陷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范皓东;顾汉明;

    塔东北满加尔坳陷地区地表地质条件恶劣,地下构造复杂。工区表现为地表起伏剧烈的高大沙丘,在这里陡坡、陡坎为主要地貌。受复杂地表因素影响,所获地震记录,各种干扰波发育,在大量试验及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沙丘曲线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剩余静校正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形起伏、低降速带速度与厚度的剧烈变化等因素所带来的静校正影响。实践证明,该方法系列能有效地解决满加尔地区复杂地表条件下静校正问题,对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地下成像质量能发挥积极作用。采用多域去噪、振幅补偿、串联反褶积等技术方法,提高了剖面的信噪比。

    2011年06期 v.8 672-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地震波CT应用中触发器的改良

    毛星;

    地震波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是一种信息量大、分辨率高的地球物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注浆效果检测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原始数据的采集质量,直接影响到此方法的应用效果。该方法的触发器目前在国内未有较成熟稳定的装置,因此触发器成为数据采集好坏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具体注浆检测项目,对比试验,分析总结各种触发器优缺点,并通过实际应用,最终改良出一套稳定触发器,得出良好的检测效果。

    2011年06期 v.8 67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 综合物探方法在复杂高边坡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苏兆锋;陈昌彦;张辉;贾辉;白朝旭;

    复杂地质边坡基岩出露、高差大、岩溶裂隙和冲沟发育都是进行正常物探测试的不利条件,严重影响了物探测试效果。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高密度电法、井间电磁波和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超声波等多种物探方法的测试效果,总结出在岩溶、溶蚀槽、裂隙较发育地区比较适合采用高密度电法、井间电磁波层析成像以及钻孔岩芯、岩体超声波测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讨论各种物探方法在复杂地质边坡中的适宜性,指出造成测试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所在,对复杂边坡地质勘察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011年06期 v.8 681-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煤矿采空区的应用

    蔡盛;柳建新;胡子君;曹创华;

    采空区一直是矿山的定时炸弹,不仅严重威胁矿区的安全生产,而且对矿区或者附近的地面建筑造成极大的危害。EH4电导率成像系统由于其设备轻,速度快,精度高,探测深度大等特点,在地质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内蒙古宝丰煤矿区的应用实例,证明了它在煤矿采空区勘查中的良好效果。

    2011年06期 v.8 687-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布敦花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仇一凡;张航;龚鹏;

    布敦花铜矿床位于我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带——大兴安岭铜多金属成矿区带南部。经前人研究,认为布敦花铜矿床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具有密切的成因关系。但从1958年该矿床发现至今,对其成矿物质来源问题长期争论不休,本文从布敦花花岗闪长岩和赋矿围岩(二叠纪地层)的成矿元素丰度及布敦花铜矿床赋矿围岩、岩体和变质基底中的Pb同位素组成和矿石铅进行示踪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系大石寨组赋矿围岩为该矿床铜成矿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

    2011年06期 v.8 692-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 均值归一总水平导数边界识别方法

    王赛昕;刘林静;

    分析了近年利用重磁异常进行边界识别的方法,指出Tilt-angle法、Theta Map法等一类方法是通过计算重磁异常的高阶导数及其比值来增强地质边界信息,由于高通滤波对数据误差放大,在一个计算点上两种导数的比值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波动,导致实际资料计算结果无法利用。为了避免在一个点计算比值造成波动的影响,笔者采用总水平导数均值归一的方法,避免了实际资料处理结果的振荡;同时,对不同强度的总水平梯度异常采用不同的均值进行归一,突出了弱地质边界信息。将该方法应用于大杉树钒钛磁铁矿远景区对辉长岩的边界识别,得到较好的地质效果。

    2011年06期 v.8 699-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 瞬变电磁法在城区建筑基坑中的防空洞探测

    郭宁宁;昌彦君;刘一峰;陶喜林;

    防空洞探测属于地下洞体探测中的一种特殊工程地质问题。选用小线框瞬变电磁法应用于地下空洞的探测,对于施工区地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工作效率较高。其数据处理解释采用全期定义将实测瞬变衰减曲线转换为视电阻率深度曲线,根据地下空洞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分析等视电阻率曲线的形态来确定空洞体存在,证明了在城区建筑基坑中采用小线框瞬变电磁法在探测地下空洞中的有效性。

    2011年06期 v.8 705-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综合电法勘探在中关铁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刘国辉;李达;刘志远;唐英杰;

    以河北省中关铁矿采空区的探测为例,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电阻率测深法组成的综合方法开展了探测地下采空区有效性的试验研究。充分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信息量大、水平分辨率较高、可二维反演成像优点和电阻率测深法探测深度大、垂向分辨率高、一维反演方法成熟的优点,建立了二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综合探测组合模式,查明了该矿区采空区的位置及分布情况,后期钻探验证表明所采用的综合探测组合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2011年06期 v.8 709-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广西深部找矿特征分析与找矿预测

    朱国器;黎海龙;温融湘;

    基于广西区域性地球物探调查成果,结合成矿过程中时间、空间、成矿作用与矿床组合"四要素",运用成矿体系理论,深入探讨了广西隐伏岩体的发育、展布特征及区域构造特征,研究了区内岩浆岩带与重点成矿区带的关系,分带评价了岩浆岩带及岩体的找矿潜力,圈定下步攻深找盲的重点靶区。

    2011年06期 v.8 713-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 瞬变电磁法在内蒙古门克庆井田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何先富;刘金涛;王柱;

    瞬变电磁法对低阻异常反映灵敏,在水文地质探测中具有较好优势。采用V8多功能电法仪,综合利用瞬变电磁法小线框中心方式及大定源装置,对浅、中、深含水地层的富水性进行探测,划分其富水区,分析可能存在的导水通道,并对各含水层段或含水区对煤层开采的影响进行评价,以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2011年06期 v.8 723-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 危机矿山勘查中瞬变电磁工作方法技术的探讨

    樊金生;郭文波;周云海;雷振;王美丁;

    针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中盲矿体埋深大、工区干扰大等问题,采用勘探深度大、纵向和横向分辨能力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瞬变电磁法,通过在广西某矿山进行系统方法试验和示范勘查,对危机矿山瞬变电磁工作的方法技术、干扰及处理等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确定了适合本区工作的方法技术参数,对今后在类似地区选择、开展此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011年06期 v.8 730-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MID—K电磁探伤测井仪器改进设想

    彭真;滑爱军;宋立志;柴兆荣;

    根据电磁探伤原理及测试实例研究分析,电磁探伤在测量双层套管时,内层管的内外壁及外层套管内壁均能探测清晰,结论正确,但对于外层套管外壁仍不能探测清楚,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对仪器进行改进,在仪器下部增加一个聚焦线圈,用以增强仪器的探测范围。这样就可以增加外层套管外壁腐蚀情况探测的准确性。

    2011年06期 v.8 735-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 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第四系底部砂层和黏土层分布中的应用

    郭峰伟;孙二峰;

    煤层顶板的砂层富水区和黏土隔水层分布规律的研究,对缩小防水煤柱、提高开采上限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探明直接覆盖在煤系地层之上的第四系底部砂层和黏土层的分布,可以有效地指导煤矿的防治水工作。瞬变电磁法近年广泛应用于煤矿富水区的探查,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具有低阻地质体反映灵敏,纵横向分辨率高,勘探深度大等优势。本文结合在山东某矿瞬变电磁勘探的工作,证明应用瞬变电磁法探测第四系底部砂层和黏土层的分布效果良好。

    2011年06期 v.8 739-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 高精度磁法和大功率激电在金矿探测中的应用

    闭遗山;张小路;罗润林;

    根据岩矿石物性特征,测区投入高精度磁测和大功率激电两种方法寻找主矿体。根据负、低磁异常追踪磁性不强的含金矿带、追索控矿破碎带反应的低磁带,圈定具弱磁性的金矿体,根据低电阻率和高极化率圈定原生金矿中伴生的黄铁矿化多金属硫化物等,从而达到寻找主矿体的目的。

    2011年06期 v.8 74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 大功率瞬变电磁法在铅锌矿勘探中的应用

    金旺林;李士祥;

    瞬变电磁法是当前矿产勘查攻深找盲中的主流物探方法之一。本文结合瞬变电磁法原理及TEM异常特征分析,利用矿区实际地质及物探资料,推测异常体的形态、位置、产状、埋深等地质信息,为地质及钻探提供理论依据。

    2011年06期 v.8 750-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岩溶地区铁路桥梁墩台勘查中的应用与分析

    吴文贤;周琛杰;邓珂;

    为查清叙永至古蔺铁路大村段桥梁地下存在的隐伏岩溶、断层、暗河等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应用EH4电磁成像系统进行勘探。通过与已知的地质和钻孔资料结果的对比,证实了EH4电磁成像系统反演结果与实际资料地质情况较为吻合,由此表明EH4电磁成像系统在研究一些复杂地质灾害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铁路桥梁工程地质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2011年06期 v.8 754-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 32位IEEE和IBM浮点数结构及其转换方法

    符茂松;

    不同体系架构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浮点数交换与共享,对于地震数据处理具有重要意义。32位IEEE和IBM浮点数是SEGY地震数据中的两种常用数据格式,其格式转换不仅涉及阶码和尾数的表达,还涉及到浮点数存储的方式。本文在分析32位IEEE和IBM浮点数的存储格式基础上,给出两者之间的转换算法和C++语言源代码,对代码进行封装和简单的API调用,并成功应用于地震数据处理。

    2011年06期 v.8 759-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 基于有限元数学模型的隧道围岩初始地应力场反演

    陈香梅;任永强;徐智勇;范建强;

    由于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是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得合理有效地模拟地应力场的分布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显的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地应力实测数据和有限元数学模型,提出了区域构造应变回归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构造应变回归分析和当前应用广泛的边界应力回归分析两种方法模拟了隧道围岩的地应力场的分布,并对两种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以构造应变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其方法是可行的,成果更可靠,结果可供相同的隧道工程施工和设计参考。

    2011年06期 v.8 767-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水利水电工程区域GPS高程转换模型研究

    刘彦杰;范仲浩;伍博;刘祖强;

    将相对于参考椭球面的GPS大地高改算为工程应用的相对于似大地水准面的正常高,必须进行GPS高程转换。本文介绍了几种传统的转换方法,重点讨论了GPS高程转换的神经网络方法。两个实例表明,神经网络模型的内部符合精度和外部符合精度略高于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特别是在参与建模的控制点数目较多时,神经网络模型更加优于二次多项式曲面拟合模型,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2011年06期 v.8 774-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 大港歧北斜坡沙二段和沙三段模型指导下薄互层储层预测及效果

    韩国猛;李淑恩;池永红;石倩茹;唐鹿鹿;胡瑨男;袁雪华;

    歧北斜坡沙二段和沙三段受多物源沉积体系控制,发育沿岸沙坝、辨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斜坡扇、近岸水下扇等多种类型的砂体,砂体为薄互层结构,单层厚度薄、延伸短;不同沉积类型的储集体地质特征差异大,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复杂,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难度大。本文阐述了以地质规律、模型正反演研究为指导,在储层地球物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等时地层格架约束下滚动、分段精细拟波阻抗反演的储层预测方法及实施效果。该项成果为歧北斜坡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与发现亿吨级规模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1年06期 v.8 779-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7K]
  • 多属性联合反演方法在桩西潜山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管晓燕;穆星;

    薄储层的识别一直是地球物理技术预测的难题。在石油勘探中后期地区,为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应充分利用已钻井提供的储层参数信息,在横向上利用地震资料提供的反映储层地震反射特征的优势属性分析成果,通过建立已钻井点储层参数与多种优势地震属性之间的函数关系,达到有利储层横向预测的目的。多属性联合反演方法在桩西潜山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预测中进行了应用,预测结果符合地质宏观分布规律,与钻井结果吻合程度较高。

    2011年06期 v.8 78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第1期至第6期总目录

    <正>~~

    2011年06期 v.8 793-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疾劲腾飞的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605大队

    <正>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605大队成立于1964年4月,原系冶金工业部西南地质勘查局605大队,2000年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属地化为四川省直属地勘事业单位。单位注册在四川省人事厅。605大队是一支以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固体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和水、工、环地质勘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勘察、治理及相关延伸产业为主的综合地勘队伍。其独具特色的物化

    2011年06期 v.8 797-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