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N 86°E大地电磁参数标准点建设方法研究

    程远志;胡祥云;王程;

    我国于2008年至2012年开展"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其中大地电磁参数标准网是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电磁参数标准网建设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主流的大地电磁仪器设备,野外数据观测方法和资料处理技术手段,并简述了西北区域大地电磁网建设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石河子地区45-86标准点进行了野外观测,对采集的宽频数据和长周期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处理,新疆地区该标准点噪声干扰较小,野外观测数据质量较高。形成了大地电磁标准点建设中辅助观测站与中心主观测站布置、数据采集方法与时间和资料处理技术手段等一套流程规范,为后续标准点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参考样本。

    2011年05期 v.8 515-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 瞬变电磁法在岩溶水勘查中的应用

    张军;李貅;赵莹;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工作原理、特点及工作方法。瞬变电磁法对于施工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工作效率较高。它对低阻充水断层、充泥充水溶洞等低电阻目标物敏感,岩溶含水岩组及断层破碎带的电阻率与其完整的围岩有明显的电性差异。所以主要用于探测含水层、溶洞、陷落柱、含水断层等地质构造情况。选用适当的装置可将瞬变电磁法应用于溶洞的探测,根据溶洞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分析等视电阻率曲线的形态来确定溶洞的存在。瞬变电磁法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2011年05期 v.8 52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基于激电数据的Cole-Cole模型频谱参数反演

    章飞亮;

    Cole-Cole模型是频谱激电的一个重要模型,其参数可以区分引起激电异常的极化体和寻找深部矿(化)体。目前时间域激发极化法通常只利用视电阻率和视极化率(或某一个视充电率)数据对勘探目标进行解释,而忽视了其它视充电率数据,造成资源浪费。为充分利用时间域激电数据,提出一种Cole-Cole模型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只需要3个以上视充电率,简单易行,不会明显增加野外的工作量,为时域激电勘探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算例表明,这种方法反演精度较高,结果可靠。同时,本文在不同的仪器之间分别采集了时域和频率域的激电实验数据,通过对时域和频率域Cole-Cole模型频谱参数反演的对比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2011年05期 v.8 525-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基于三维电性体数据的煤矿防治水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吴有信;史福玉;尹金柱;

    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由于多道电法仪和高精度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运用高效面积性数据采集技术,通过对三维数据的定量解释和网格化,获取的三维电性体数据,可运用不同电性切片、多种三维数据处理方法和多种显示手段等技术,从而揭示含水层、断层、采空区、岩溶等水文地质现象,进一步为煤矿防治水工作服务,避免矿井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对三维电性体的形成、数据处理方法和工程实践与勘察效果作了详细论述。

    2011年05期 v.8 530-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 线性软阈值方法在直流电法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张振勇;陈香菱;侯彦威;董健;

    在矿井中开展高密度电阻率法工作,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观测数据噪声较多,特别是当有用信息的幅度和噪声尺度相差不大时,传统方法的去噪效果都不理想。本文讨论了George E.Leblanc和William A.Morris提出的基于线性软阈值的去噪方法,创新性地将其应用到矿井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处理中。通过实测资料分析,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高频随机噪声和特定尺度的噪声,尤其是在处理似尖脉冲的噪声信号时有较好的去噪效果,同时又能较好的保持原有地质信息。

    2011年05期 v.8 537-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 武汉某回填土堆场高密度电法污染调查研究

    徐子东;师学明;傅庆凯;罗泽娇;

    采用高密度电法对某回填土堆场局部区域的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试验研究。野外工作中采用重庆奔腾仪器厂生产的WDJD-3型高密度电法仪,测量方式为温纳装置,点距1m,电极60根,结果表明:含硫酸盐、硅酸盐的土壤电阻率在4~7Ω.m,相对非盐化土壤15~20Ω.m的电阻率明显偏低;含有建筑填碴电阻率在25~55Ω.m,相对土壤电阻率明显偏高。污染土壤区在实测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和反演结果图中均有明显的低阻特征。利用高密度电法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011年05期 v.8 542-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探地雷达在东莞市大岭公山滑坡体调查中的应用

    钟梁;孟凡强;张恒磊;

    工程物探方法在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与传统地球物理方法相比,探地雷达具有快速便捷、操作简单、抗干扰和场地适应能力强、探测分辨率高等方面的优势。笔者应用探地雷达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公山边坡的滑坡体进行了勘查,查明了该滑坡体中滑动面的埋藏分布情况;并通过对滑坡体周边岩面的起伏状况进行追踪勘查,结合现场调查成果,对该场地的地质灾害形成机制作出了合理的推断。笔者在此次探地雷达成果获得验证的基础上,对探地雷达资料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提出的探地雷达资料分析原则可以推广应用到类似的地质勘察工作中。

    2011年05期 v.8 547-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基于Matlab的航空重力交叉点搜索

    戢锐;康双双;李川;王海龙;

    航空重力测量是动态速度较快的测量,一般没有重复观测,因此,难以进行测量精度的评估。为了尽可能构成重复观测,正确评价测量精度,测线往往布设成交叉形状。由于受到气流、地形等的影响,航迹线一般不是规则直线。本文在常用的几种航空重力交叉点搜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交叉点搜索方法,即多项式拟合法;对搜索算法进行研究,用Matlab实现了交互式搜索,以实际算例对搜索算法进行了讨论。

    2011年05期 v.8 551-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高精度磁测在圈定垃圾填埋场范围中的应用

    贾嵩;叶腾飞;龚育龄;

    研究垃圾填埋场中的地磁特性,界定垃圾填埋场边界有助于场地环境的维护和管理。本文采用高精度磁测对临川区展坪乡垃圾填埋场进行调查研究,利用CZM-3型质子磁力仪探测填埋场地的地磁场,对整个测区的ΔT数据进行数据的预处理(网格化文件数据、空白区填补、数据扩边)、空间域位场分离(圆滑滤波)、空间域位场转换(主要有化极和向上延拓)。通过对资料分析与处理解释,划分了填埋场的磁异常区域,圈定了填埋场的填埋边界及其范围,其面积大约为3000m2。

    2011年05期 v.8 556-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龙门山及其邻区航磁与卫星磁测资料处理解释

    赵亚博;刘林静;王赛昕;任宇鹏;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处理解释龙门山及其邻区(102°E~107°E,29.8°N~33°N)1:20万航磁资料,得出川西坳陷高值异常区、龙门山磁异常陡变带与红原——黑水低缓负异常区3个不同地质构造单元,以及龙门山超壳断裂带的构造特征。龙门山断裂由天全向北东经都江堰、汶川,在平武-青川分为两支,一支往北,一支往北东的宁强。龙门山断裂与地震震源在空间上并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利用增强型NGDC-720岩石圈磁场模型反演龙门山地区居里等温面,发现地震震源基本上围绕着居里等温面隆起分布,呈北北东走向。这些处理解释结果对于探讨龙门山及其邻区深部与区域构造及与汶川地震的关系有参考意义。

    2011年05期 v.8 560-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 广西岩浆岩重磁异常特征探讨

    朱国器;黎海龙;温融湘;

    基于广西区域性地球物理调查成果,探讨了重、磁异常与岩浆岩体展布的相关关系,通过重、磁异常剖析并结合岩石物性特征,归纳了重、磁异常与岩浆岩体岩性变化特征规律,建立了本区隐伏岩体重、磁异常预测标志,为重、磁成果资料深化解释奠定了基础。

    2011年05期 v.8 56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 叠前深度偏移在深水崎岖海底地震资料的应用

    许自强;方中于;万欢;李添才;赫建伟;

    深水勘探近年来成为海上勘探的热点,这不可避免会碰到崎岖海底的情况。在崎岖海底的地震资料中,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受海底影响严重畸变,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导致下伏地层严重扭曲变形,时间偏移无论叠前还是叠后均不能改变这种情况。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对构造复杂及速度的横向变化均没有条件限制,所以成为解决崎岖海底成像的有力工具。本文即以南海珠江口盆地某区的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为例,阐述其处理的过程、涉及的方法和取得的效果。其中技术包括海上资料预处理、海底层位的建立、CVI约束速度反演、梯度的引进,实体模型的建立,全局层析优化等等。

    2011年05期 v.8 572-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

    <正>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了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在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今

    2011年05期 v.8 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地震资料处理中子波的有效提取和反褶积计算

    孔维新;

    提取地震子波是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关键,采用不同的子波提取计算方法,比较不同算法求取子波同原始子波间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和问题所在;另外通过反褶积获取新的地震记录,对比剖面分辨率的变化情况。其主要目的是提供相关处理参数的算法,比较之间的差异和优劣,寻求最佳匹配算法,计算精度是本文的重点。

    2011年05期 v.8 579-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JH城区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探讨

    周曲曼;江宏;姚一林;童斌;

    为填补资料空白,江苏油田部署项目涵盖了整个JH县城区。由于城区施工涉及到工农协调、激发类型、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次施工为确保安全顺利,在城区采用了地质雷达和管线探测仪器来确保震源施工不影响到城区地下管线,在方法设计上和施工组织上,总结了一套适合城区施工的方法,采集资料品质也较高。通过对JH县城的成功施工经验,提出了针对这一类型地区的施工方法思路及对策。

    2011年05期 v.8 588-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 基于PNN的多地震属性砂体含气性预测方法及应用

    郭振华;周兆华;张满郎;郑国强;谷江锐;

    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段和山西组砂体含气后与泥岩阻抗值差别较小,直接用波阻抗反演预测含气性可靠性较差。本文通过分析有效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虚拟含气性指示曲线Psg,筛选地震属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了一种由测井和多地震属性组成的概率神经网络方法,来对储层的含气性进行预测,避免了单属性多解性和多属性综合判别精度低的缺点。在苏里格气田东区的应用表明,在多地震属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概率神经网络方法对砂体的含气性进行预测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手段。

    2011年05期 v.8 594-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 地震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后山坪隧道富水性的成功预报

    宁刚;沙镇海;韩永琦;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技术(TSP)自引进中国以来,此项技术应用较广。然而由于技术水平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对资料的解译生吞活剥,很多时候处理参数死搬硬套,技术员并不能将TSP提供的弹性参数完全用于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的判断。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将泊松比应用于对隧道前方含水性的判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合理利用泊松比判断掌子面前方出水情况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参考。

    2011年05期 v.8 600-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 新疆水电工程勘察中浅层反射法的应用现状

    冯彦东;

    近年来,新疆水电工程建设逐渐向河流的中上游段推进。工作区的地形特征多为河谷陡切、河床狭窄曲折,地质特征多为覆盖层深厚、基岩界面起伏大,这些因素决定了浅层反射法在水电勘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典型的工程勘察实例,介绍了浅层反射法可勘探深度大、定量解释效果好等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反射波辨识困难、处理软件功能单一的现状。

    2011年05期 v.8 605-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 高地应力条件下岩体松弛时间效应检测

    廖伟;何刚;许海燕;邓希贵;

    锦屏一级水电站枢纽区位于构造应力与高自重应力叠加造成天然状态下的高地应力区。查明高地应力条件下大跨度地下洞室和高陡坝基开挖后各部位岩体波速以及松弛岩体随时间变化情况,正确评价高地应力区岩体开挖卸荷松弛程度和岩体质量,为指导施工开挖和岩体卸荷松弛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2011年05期 v.8 609-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 科学论文引言的写法

    <正>1)突出重点。在回顾前人所作的研究工作时,不宜面面俱到,应找具有代表性的、与本研究关系最密切的资料来阐述,避免写成文献综述。

    2011年05期 v.8 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北大港浅层含气砂岩AVO异常响应特征与应用

    周宗良;石占中;肖建玲;梁伯勋;

    北大港油田浅层气第三系明化镇组,埋深600~1200m层段以上的气层。岩石物性研究发现,当砂岩中含气时,P波速度明显降低,并且含气时泊松比也明显低于含水时泊松比,从而构成利用AVO方法进行气藏检测的理论基础。根据对北大港189井区的三维剖面进行AVO处理,从已知井出发,在原始测井曲线的基础上建立AVO正演模型;通过对邻井剖面AVO属性参数的分析,利用泊松比参数来判断地层是否含气,好的含气砂岩所表现的是负异常的泊松比叠合在AVO截距的波谷上展示含气砂岩的AVO异常响应特征,根据这些异常特征,在平面上对含气性进行了预测。

    2011年05期 v.8 616-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 灰色模型在忠武输气管道沿线滑坡预警预报中的应用

    俞政;

    详细研究了灰色模型GM(1,1)建模过程,并成功地将此模型应用于忠武输气管道中滑坡水平位移监测的预测预报,相应地用Matlab编写灰色系统预测程序,便于实际应用,实践证明,灰色预测模型在滑坡预测预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1年05期 v.8 622-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基于灰色模型在大坪滑坡中的预测

    任凤;赵贤威;杨永文;

    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降雨量、三峡库区水位、水位孔水位等影响因子进行灰关联度分析,得出了影响因子与水位孔地下水位的关联程度,根据此关系建立了MGM(1,n)模型。根据三峡库区近坝库段大坪滑坡中某一滑坡带2007年至2009年监测数据,对大坪滑坡体三个监测孔水位分别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值进行了精度分析,得到了合理可靠的结论,为三峡库区滑坡体的稳定性预测预报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2011年05期 v.8 627-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 GeoEye-1在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中的应用

    李思发;李亮;赵伟立;

    利用GeoEye-1高分辨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快速查明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采矿权数据图层与遥感解译专题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判断矿产资源开采点(面)的合法性界内开采、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能及时地为矿政管理部门整顿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提供执法依据和技术支撑。

    2011年05期 v.8 63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基于非线性模型高精度参数估计的新解算

    宁亚飞;潘中华;陈性义;任恩民;

    在以往诸多对非线性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的解算中,普遍存在着对起算数据精度要求较高、解算精度较差、收敛速度缓慢等缺陷。本文在对传统求解非线性模型参数的思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平差方法对待估参数进行相互迭代,以求得参数估值的新算法,文中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算法在解算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较传统算法有明显优势。

    2011年05期 v.8 635-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疾劲腾飞的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605大队

    <正>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605大队成立于1964年4月,原系冶金工业部西南地质勘查局605大队,2000年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属地化为四川省直属地勘事业单位。单位注册在四川省人事厅。605大队是一支

    2011年05期 v.8 641-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