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界元法在2.5D直流电阻率模拟中的应用

    汤井田;王冉;

    利用边界单元法实现了2.5D直流电阻率正演数值模拟,并在C++语言环境下编写了计算程序。通过对类功能的开发,简化了模型参数的输入,实现了2D地质模型的自我剖分。利用边界元法的特点,通过降低节点数提高了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与实际地质情况较为接近的复杂模型,并进行了正演模拟计算,对实际工作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运用比值法进行地形改正,较好地消除地形影响,突出局部地质体异常。

    2011年04期 v.8 38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模拟汛时堤坝孔洞动态监测地电场响应研究

    卢海;路拓;李邦勇;潘利洵;

    对汛期时实现堤坝的实时监测进行实验模拟,以验证该监测方法可行。利用网络并行电法仪采集自然电位场、激励电位场以及电流场。通过模型不同时间的数据比较,发现当有水进入孔洞时模型的自然电位和一次场电流有明显的增大,一次场电位显著减小,而电阻率随着模型含水越来越多逐渐减小,可以确定此处存在渗水的空洞或裂隙,实验效果明显。对预防堤坝孔洞或裂隙渗水事故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2011年04期 v.8 395-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小回线源瞬变电磁法在煤矿积水采空区探测效果分析

    杨光;陈玉玖;姜志海;

    小回线源瞬变电磁法具有受地形、地物影响小及施工效率高的优点,在地形条件复杂地区可以灵活开展探测工作,根据视电阻率拟断面图横向对比并结合已知水文地质资料可以对煤矿采空区富水情况进行定性评价。在内蒙古某矿采空区探测中,采用16匝4m×4m小回线源瞬变电磁法,有效探测深度达到136m,成功圈定该矿积水采空区,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

    2011年04期 v.8 399-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 矿井瞬变电磁法在巷道迎头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王东伟;刘志新;武俊文;许云磊;

    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在井下运用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通过调整天线的法线与巷道底板的夹角,探测巷道顶板、顺层和巷道底板方向上介质的电性变化情况。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畸变处理、深度校正后,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探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圈定巷道迎头前方的地质异常并反映出异常体的空间特征,对解决巷道掘进迎头前方的地质异常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勘查手段,可以为煤矿水害的预报和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

    2011年04期 v.8 403-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 瞬变电磁法在抗旱找水中的应用

    帅恩华;陈烜;

    在云南石灰岩地区进行抗旱找水勘探中,基于富水断层破碎带与完整围岩在视阻率值上的明显物性差异,利用瞬变电磁法在多测道剖面上的双峰异常及等视电阻率值上的低阻异常来圈定富水区,为钻孔位置确定提供依据。

    2011年04期 v.8 408-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高阻层状煤质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研究

    于业斌;岳建华;邓帅奇;

    在煤层中传播的电磁波其特性与在均匀大地中有很大不同,通过建立更加逼近实际煤田地质情况的三层地质模型,求得在高阻煤层中电磁场及其传播常数表达,基于此公式利用matlab编程绘制了在单一参数变化下电磁波传播常数变化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说明煤层中电磁波传播受到煤层电性、工作频率及顶底板岩石电性和煤层厚度的影响,其传播常数值与电磁波工作频率、煤层电导率成正比;与围岩电导率、煤层厚度成反比;这一结论比较有效地符合实际工作经验,并为利用无线电波法探测煤层厚度变化,及顶底板完整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还为以三层介质模型中电磁场公式为基础,编制针对高阻煤层电磁波层析成像模块提供了可行性。

    2011年04期 v.8 412-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高密度电法在查明潜伏断裂中的应用

    程邈;傅焰林;李振宇;

    高密度电法基本原理与传统电阻率法相同,所以高密度电法也被称作是直流高密度电阻率法。近年来该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重大场地的工程地质调查、坝基及桥墩选址、采空区及地裂缝探测等众多工程勘察领域。本文阐述了应用高密度电法对一个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工作区域内可能存在的断层进行勘查,并进行了钻探,经比对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查明了工区中存在较大型的断层,对工程项目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2011年04期 v.8 417-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Tsikl-7瞬变电磁系统在宝日希勒露天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赵云;易洪春;刘长会;

    应用Tsikl-7瞬变电磁系统对宝日希勒露天矿测区内采空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勘探,确定了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并提供钻探位置。矿方对探测成果进行验证,并在打钻位置予以爆破,地表均有采空区塌陷。验证结果表明应用Tsikl-7瞬变电磁系统并选取合理的施工参数能有效探查该露天矿采空区的分布范围,有力地指导露天矿回采剥离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1年04期 v.8 42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排列方式及电极距对高密度电法异常响应的影响分析

    向阳;李玉冰;易利;王腾飞;王晨龙;

    高密度电法能通过研究地下介质体的电阻率差异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其成像效果和工作效率受到具体的布设方法的影响。本文通过正演数值模型和实际探测资料,针对管道高阻目标体,探究了横纵向上不同排列方式的异常响应。由于高密度电法在纵向上的异常会对下方产生影响,因此高密度电法的横向分辨率一般高于纵向分辨率,而偶极排列在横向异常的分辨上又优于温纳排列。在此基础上,电极距的缩小明显提高了分辨率,故在时间资源比较匮乏的案例下,应优先进行尽可能小的电极距的偶极排列数据收集。

    2011年04期 v.8 426-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 考虑激电效应的二维大地电磁正演

    朱占升;谭捍东;

    大地电磁法是一种有效的勘探手段,在油气勘探以及地壳深部构造研究中有广范应用。岩矿石不仅具有电磁效应,而且还表现出激电效应。在有限单元法二维大地电磁正演中,引入Cole-Cole模型研究其激电效应特征。对非极化均匀半空间中存在的不同极化体进行正演计算,分析研究了极化参数对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极化效应的存在会使视电阻率值变低;高阻极化体的影响强于低阻极化体,并且各个参数的影响存在差异。

    2011年04期 v.8 43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技术在既有线铁路路基病害探测中的应用

    傅庆凯;师学明;李崴;刘铁;王敏;

    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的WDZJ-3型高密度电法仪,采集了既有线沪昆铁路某段+000~+450的温纳装置视电阻率数据。对采集的资料用RES2DINV软件进行了反演,结合地质情况对既有线地下不良地质病害进行了解释推断,结果表明岩溶洞穴的电阻率与围岩的电阻率有明显差异,在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和反演成像图中表现为低阻异常区,据此圈定了地下溶洞的埋深、大小与规模,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工作效率高、采集数据稳定可靠,成像图件直观清晰等优点。理论和实践表明,高密度电法在既有线铁路路基地质病害探查有较大优点,可推广应用。

    2011年04期 v.8 438-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利用半参数模型进行航空重力测量系统误差的补偿

    康双双;龚君芳;戢锐;蔡潇;

    在归纳总结航空重力测线网原有平差模型基础上,在模型中增加表示模型误差或系统误差的非参数分量,将半参数模型的估计理论应用到航空重力测线网平差中,分离出数据中的系统误差,并通过实测数据,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1年04期 v.8 443-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磁异常2.5D人机交互反演在攀西某钒钛磁铁矿区的应用

    杨国红;刘双;

    四川攀西地区某钒钛磁铁矿区位于安宁河、攀西深断裂钒钛磁铁矿含矿带上,地面磁测圈定T2异常,对经过该异常的A-A′精测剖面进行2.5D人机交互反演。反演结果不仅为确定验证钻孔的施工位置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推断了地下可能存在的磁性异常体及有利的成矿部位,为下一步的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2011年04期 v.8 447-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 双相Biot模型的纵波相速度与衰减特性及其与BISQ模型的对比

    杜艺可;张会星;孙万元;

    从各向同性介质中的Biot纵波方程出发,在平面简谐波假设条件下,推导出快慢纵波相速度与衰减逆品质因子的解析式,分析了渗透率、黏滞系数、孔隙度等参数在垂直传播方向对纵波相速度及逆品质因子的影响规律并与相同条件下BISQ模型所描述的相关规律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在常规地震勘探频率范围内,BISQ模型的快纵波的逆品质因子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对黏滞系数变化敏感;Biot模型的慢纵波相速度随着频率的增加而有显著增加;BISQ模型慢纵波速度随渗透率的增加而有明显增加;BISQ和Bi-ot模型慢纵波速度随着孔隙度增加而下降。

    2011年04期 v.8 452-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现场处理技术方法探讨

    孙杰;康立乾;归平军;

    由于黄土塬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静校正问题突出,给地震采集现场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针对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的特点,结合现场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地震记录中的各种干扰波进行了分析,认识了各种干扰波的特征。通过黄土源地区地震勘探资料现场处理实例,分析了黄土塬地区地震资料的特点。在地震资料现场处理中,采用叠前去噪技术进一步压制干扰。用层析法解决地表静校正问题。在现场处理流程下,精选处理参数,使叠加剖面的信噪比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2011年04期 v.8 459-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 大角度弹性波阻抗(英文)

    Samba Charles Prisca;刘江平;毛茂;Moussounda Kounga Claude;

    弹性波阻抗及相关技术是以二项AVO方程和三项AVO方程为基础的,它的有效性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沉积盆地都得到了验证。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偏移距的数据采集使得入射角普遍大于30°,因此必须用三项AVO方程来解决储层流体和岩性识别问题。在入射角小于30°时,所有的线性弹性波阻抗方程都能给出可靠的结果,当入射角大于这一角度时,某些非线性弹性波阻抗方程也能给出理想的结果。然而,由非线性弹性波阻抗获得弹性参数并非易事,因为这需要进行一些复杂的数学变换。到目前为止,只有扩展弹性波阻抗能够适用于所有的入射角度,而在sin2θ域还没有一种能够用于大角度的线性弹性波阻抗。本文提出了另外一种线性弹性波阻抗——大角度弹性波阻抗(FEI)。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都证明FEI是大角度寻找油气的有力属性。

    2011年04期 v.8 46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地震勘探点位批量显示与输出

    张剑;刘梦花;陈自华;徐玉玲;赵大鹏;苏腾飞;

    Google Earth软件平台以快速、直观方式显示地图及相关的地表信息,研究地震勘探点位批量显示与输出,将为实现地震勘探点位的目标设计打下基础。本文首先较为详细地分析了KML地标文件,然后运用COORD软件实现了测量数据平面坐标与经纬度的转换、运用VB编程,成功制作KML地标文件以及读取KML文件提取相关数据,最后应用到实际工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Google Earth这个强大平台的研究,将为地震勘探提供一个有力工具。

    2011年04期 v.8 472-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相关原理在压制地震单频干扰中的应用研究

    刘恋;张学强;胡治权;沈杰;

    在野外地震采集数据的区域,由于有工业电线,导致地震记录存在着大量50Hz的单频噪声。互相关函数是确定单频干扰噪声频率重要手段。以相关原理为基础,提出分步搜索的快速算法得到高精度干扰频率。合成数据得出频率估算精度达到0.001Hz能达到较好压制效果。理论试算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2011年04期 v.8 477-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 FG地区钙屑砂岩储层预测

    吴朝容;段文燊;李全虎;

    FG地区富含钙质成分的砂岩是该区广泛分布的非均质性较强的特殊岩性体储层。本次研究根据模型正演和地震响应特征,优选了叠后地震资料特殊处理方法,利用叠后保幅偏移数据体和特殊处理数据体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和研究,刻画了钙屑砂岩这类特殊岩性体的空间展布规律,总结了该类储层的预测方法,对井位部署具有重要作用。

    2011年04期 v.8 483-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小波分析在低应变检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王飞;刘东甲;卢志堂;

    在低应变检测采集的数据中,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局部化能力,对实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可保留信号的突变特征,抑制噪声信号。在实际应用中证明小波分析对低应变检测信号的降噪是一种比较好的数据处理方法。

    2011年04期 v.8 487-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湖北大冶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王少军;刘凤梅;

    湖北省黄石市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誉,但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基于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不同要素及其光谱特征,以"分层分类"思想为指导,利用TM数据构建了大冶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信息分层提取和决策树分类提取流程与方法体系。首先分析遥感数据统计特征,采用植被(水体)指数法将植被(水体)从地表环境基面中分离,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结合光谱角法划分非植被、非水体和非居民地区域的"铁染异常"强度分布,最后在ENVI平台支持下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对"铁染异常"区域作进一步划分。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将铁多金属矿的固体废弃、尾矿库、选矿场等分离,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提供依据。

    2011年04期 v.8 492-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基于数据中心架构的房产测绘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刘艳霞;樊文有;王勇华;

    当前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给房产测绘成果的管理及应用带来了工作量成倍增加、成果利用效率低、易出差错以及管理缺乏透明度等问题。针对现有房产测绘成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MapGIS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1]为平台,在数据仓库[1]和功能仓库插件技术[1]基础上对房产测绘成果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设计的原则、环境、总体结构,并对其系统功能和支撑技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具体实现示例。

    2011年04期 v.8 498-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基于FME的CASS地形地籍入库数据质量检查方法研究

    张志友;

    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地形地籍数据入库,针对目前对CASS数据检查的不足,提出并详细论述如何利用FME实现对基于南方CASS地形地籍数据的空间拓扑关系、逻辑性和地物、宗地属性等的检查,使地形地籍数据的检查和修改更加科学和快捷,为数据顺利入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1年04期 v.8 503-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 测图数据转换为CASS数据成图的研究及实现

    宋志辉;王建军;唐弢;谭运钊;

    为提高测量数据绘图效率,在解析CASS系统明码交换文件结构的基础上,运用VB语言编程实现野外测图数据文件与CASS明码交换文件的转换,并进行了应用实例的验证,试验表明此方法可以大大缩短绘图时间,并保证绘图质量。

    2011年04期 v.8 510-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