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正演模拟的时移地震属性分析

    汪勇;曾婷;桂志先;

    时移地震是在油田开发阶段,利用不同时间测量的地震波场的差异变化来研究油气藏变化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时移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不同时期的地震属性的差异来预测储层的变化和剩余油的分布。本文基于正演模拟,优选出适合本工区的均方根振幅、振幅总量、振幅的峰态、振幅最小值、平均瞬时相位、反射强度斜率、能量半衰期、有效带宽及主频9种敏感属性,为准确预测剩余油的分布提供了依据,为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奠定了基础。

    2011年02期 v.8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 南海东部平台场址和管道路由调查的认识

    年永吉;

    近几年在南海东部海域进行的陆丰、流花、番禺、惠州等油田区块开发项目中进行了多项平台场址和管道路由调查。对这些开发项目中遇到比较有意义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归纳总结,针对调查中发现并需要查明的特殊海底沉积、沙坡、海底管道和电缆、硬质海底、海底障碍物、硬地层沉积等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提高了对南海东部海区平台场址和管道路由调查的认识,为以后在类似区域进行海洋工程物探调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011年02期 v.8 13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 浅层反射地震技术在查找隐伏小断层中的应用

    王治军;刘加文;

    隐伏活动断裂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是巨大的,隐伏活动断裂的勘察与防治是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的关键。本文以某大型油库为工程实例,针对隐伏活动断裂勘察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对隐伏活动断裂勘察采用的浅层地震技术线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结果解译以及工程地质钻探方案制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切合实际地提出了隐伏活动断裂防治措施,很好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地质问题,工程实践表明,采取浅层地震勘探和工程地质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技术是查明隐伏活动断裂的有效方法,为该地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

    2011年02期 v.8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 正演模拟技术在深水地震采集设计中的应用

    但志伟;李三福;刘杰明;

    基于深水断裂地区的地震偏移剖面建立深水断裂结构地层地震地质模型;基于射线正演模拟及地震波在弹性分界面上的能量分配,计算不同偏移距范围内的覆盖次数及其反射波平均振幅,基于这些参数来确定靶区地震勘探最优采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靶区深水断面使得射线偏折得严重必须增加排列长度,才能使得断面波能得到较好的偏移成像,同时,指出在复杂断裂地区地震勘探必须选择合适的排列长度和覆盖次数才能确保保幅成像处理,针对靶区,勘探排列长度范围应在8000~10000m。

    2011年02期 v.8 149-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 浮动基准面下静校正对速度分析精度的影响分析

    吕晓春;单娜琳;顾汉明;马灵伟;

    复杂起伏地表尤其山地表层结构下的速度分析的精度直接受到浮动基准面的选择的影响,本文推导出在浮动基准面上速度分析误差公式,指出基于浮动基准面上的速度分析的误差与替换层的速度成正比,与浮动基准面与水平观测面的高程差成正比,与目的层埋深成反比。同时,基于理论模型,定量分析了浮动基准面上速度分析的误差,为速度误差校正提供了依据;也验证了基于浮动基准面上的速度分析的误差比基于固定基准面上的速度分析误差小。

    2011年02期 v.8 15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 陕北长茂滩区表层调查方法探讨

    韩富钱;刘海宁;王忠;张福祥;

    地震勘探静校正已在构造精细解释和岩性圈闭解释与识别等领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静校正不仅影响资料的品质和叠加成像效果,还对构造精细解释和岩性构造解释的识别成败与否起决定性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优化模型静校正方法,即把野外静校正和大炮折射初至解释相结合的方法,用以解决表层速度与厚度剧烈变化导致的静校正问题。采用本方法建立表层结构模型和计算静校正量,用于资料的处理与解释,使构造与岩性精细解释更准确更精细,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此方法适用于表层结构复杂地区的构造细化解释和岩性解释等领域。

    2011年02期 v.8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 多炮检距地震映像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袁昆;侯根群;廖勇;耿蓉蓉;

    介绍了采空区的物性特征、多炮检距地震映像法在探测采空区的工作方法和主要内容,论述了多炮检距地震映像法进行采空区探测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流程。通过在辽宁鞍山某铁矿区的多炮检距地震映像法的实例分析以及与高密度电法的相互比对以及最后钻孔验证,可以得出,利用多炮检距地震映像法可以有效地进行采空区探测。

    2011年02期 v.8 166-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

    <正>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了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在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

    2011年02期 v.8 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Curvelet变换在工程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钟梁;张恒磊;

    针对浅层地震勘察中的随机噪声压制,笔者提出了Curvelet域非线性阈值衰减的随机噪声压制算法,利用Curvelet分解细节估计噪声方差,得到了较好的噪声估计效果。通过给出的模型算例及台山核电厂某地震资料的处理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压制随机干扰,同相轴连续性与剖面信噪比比传统小波方法显著提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常规滤波处理方法在压制噪声的同时对有效波的影响。

    2011年02期 v.8 172-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 科学论文引言的写法

    <正>1)突出重点。在回顾前人所作的研究工作时,不宜面面俱到,应找具有代表性的、与本研究关系最密切的资料来阐述,避免写成文献综述。2)注意深度。在论述本人所作研究时,一些普及的、为公众所熟知的原理和知识,不必一一赘

    2011年02期 v.8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SPS软件研究及其应用

    徐荣华;李德春;崔伟雄;

    介绍了SPS文件工作原理及在MFC开发工具下SPS软件的制作过程,该软件在地震资料处理前期极大地提高了空间属性文件创建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通过Mesa设计和Vista处理软件对SPS文件制作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进行验证。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极大地方便野外地震生产,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011年02期 v.8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 祁连山北缘断裂滑动参数的GPS数据蚁群算法反演研究

    吴小利;

    介绍了新近为求解复杂组合优化问题提出的蚁群算法,分析和讨论了蚁群算法在反演参数的搜索空间离散化,将参数反演问题转换成一个组合优化问题等过程;再针对断层参数的特点,改进蚁群算法并结合多断裂位错模型,利用河西地区1999~2001年和2001~2004年期间观测的GPS数据对祁连山北缘断层的三维滑动速率进行了反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蚁群算法可有效地求解断层三维滑动速率参数反演问题,对断层活动速率的数值反演结果与地质等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且反演结果显示在时间尺度上祁连山北缘断裂的滑动速率略显增大的趋势、整个趋势是个缓慢变形的过程。

    2011年02期 v.8 182-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在犀牛山铜钼多金属矿勘察中的应用

    龚强;陶德益;詹应林;范志雄;

    实际工作中,一种物探方法往往难以确定异常的物质成因,而达不到更确切的应用效果。单一的物探方法虽各有所长,但趋于片面。多种物探方法的综合应用,既相互印证,又互相补充,提高了推断准确率和可信度。本文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成矿有利部位探查到了低阻目标体,并划分出了岩性;但工区地质构造、物质成分复杂,难以确定低阻异常成因,故配合使用激电测深方法,用极化率参数以辨别低阻异常的物质成因。另外,激电测深电阻率剖面于可控源电阻率剖面两者相互印证,两者在反映高、低阻体空间位置及基本形态上均基本吻合。通过两种方法的综合对比分析,为钻探工作提供了较准确可信的信息,同时也相互印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1年02期 v.8 18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 井中激电在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区的应用研究

    李建新;王云;张征;

    井中激电是一种在钻孔中进行激电测量、对硫化物体勘探效果最好的物探方法之一。本文讨论了井中激电测量过程中的几点技巧,分析了激电测井,地-井激电,井-地激电三类工作方法在野外施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建立了倾斜板状体在地—井及井—地工作方式下的标准激电曲线。并介绍了该成果在彩霞山铅锌矿区的应用及应用效果。

    2011年02期 v.8 192-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 基于小波变换的高密度电法资料去噪研究

    田成富;杨俊杰;

    小波变换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数学方法,目前,小波分析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最新时频分析工具,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它可以对离散性信号进行非线性降噪处理。传统的高密度电阻率信号降噪处理一般采用坏点切除、滑动平均或偏值滤波的方法,即采用线性方法经行降噪,不能很有效地突出有用异常信号、完全去除畸变点,从而不能为后期处理提供可靠的电阻率数据。小波降噪成功主要得益于小波变换有低熵性、多分辨率特性、去相关性和选基灵活性等特点。它的原则是要尽量保持原始信号的光滑性和相似性。小波分析的实质是对原始信号进行分解,然后通过特定的阈值进行滤波,最后对降噪后的信号进行重建。因此很好地保持了有用的异常信号,提高了信噪比。

    2011年02期 v.8 200-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 CSAMT在复杂地质深埋隧道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刘剑飞;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野外资料进行圆滑滤波以及静态校正后,以卡尼亚电阻率二维反演剖面为实际勘察资料,在电阻率二维反演剖面的基础上进行地质推断解释。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包兰铁路增建二线银川至兰州段地质条件复杂的青天寺隧道勘察,结合工区地质平面图资料以及物性参数,对地下复杂地质结构进行了推断解释。成功划分了构造,圈定了岩体,划分了地质界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划分隧道围岩类别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2011年02期 v.8 20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正>~~

    2011年02期 v.8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方型回线辐射电磁场特征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蒋宗霖;于景邨;刘振庆;廖俊杰;胡兵;

    基于电磁场扩散理论,依据物理模拟相似性准则,研究多匝方型重叠回线辐射电磁场特征。模拟结果表明:线圈中心1/3范围内,磁力线近似垂直于线圈平面分布,线圈内其它范围,磁力线小角度偏离线圈平面法线方向,线圈边缘处,磁力线偏离线圈平面法向的角度增大,磁场强度减弱;线圈外距离半个边长以远磁场强度衰减加快。该物理模拟结果对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方向的设计、工作装置和与富水区最佳耦合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011年02期 v.8 2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小波多尺度分析的裂缝识别方法

    肖大志;

    对裂缝的正确预测、识别是裂缝性储集层勘探开发的关键。本文立足于充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提取声波时差测井高频信号,结合自然伽马测井(GR)、中深感应测井(ILMI、LD)等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出裂缝发育层段,得出的结论与电成像、声成像测井资料基本一致.本研究为无成像测井资料油井裂缝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直观有效分析方法。

    2011年02期 v.8 216-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 SGDT固井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周娟;章成广;

    通过对某测井公司施工建造的8口功能完善的水泥胶结刻度井群SGDT测井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针对胶结井段,开展了对计数率影响因素的分析,讨论了地层岩性、水泥密度、套管厚度、套管尺寸、Ⅰ、Ⅱ界面未胶结扇形角等因素对计数率的影响,建立了计数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图版,对这些影响固井质量的因素形成全面、系统、清晰的认识,便于制定详细、周密的固井施工方案,保证了油井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固井质量的检测尤为重要。

    2011年02期 v.8 22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Surfer在水平管三相流流动成像中的应用

    王华伟;郭海敏;

    电容阵列仪采用多个探头测量井筒内不同方位的持水率,对其测井资料进行成像处理可直观了解井筒内的油气水分布。基于电容阵列仪的测量原理和井眼环境,提出将Surfer软件应用到测井数据处理和流动成像中。

    2011年02期 v.8 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 哈得油田薄砂层油藏双台阶水平井注水开采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伍轶鸣;唐仲华;卞万江;王陶;周炜;

    哈得油田薄砂层油藏产层为泥盆系(关于该区地层有两种认识:石炭系和泥盆系,本文采用泥盆系这一认识)。Ⅰ、Ⅱ油组的上下两个厚度1~2m左右的薄砂层油层,深度在4500m,是典型的深薄油藏,适合于采用水平井注采井网进行开发。然而,自投产以来,两套薄砂层油藏双台阶水平井注水开采存在的两套油层的流体渗流规律认识不清晰,为此,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分析了油藏流体动力场特征,预测评价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为以后调整挖潜提高最终采收率提供可靠的依据。

    2011年02期 v.8 23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 小跨度钢桁架结构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张军;陈刚;陈辉;

    小跨度钢桁架桥梁具有无桥墩、由钢结构组成等特点,本文阐述了一种小跨度钢桁架结构变形监测综合技术,结合该技术在忠武输气管道干线巴东野山关木龙河上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结合小跨度钢桁架桥梁变形监测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为今后类似变形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2011年02期 v.8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GPS技术在忠武输气管道沿线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贺江梅;徐景田;丁征凯;周乾;

    结合忠武输气管道沿线黄草坡滑坡的监测实例,研究了在地形复杂、观测条件恶劣的山区利用GPS技术进行滑坡监测的可行性,对滑坡变形监测点位的选择、监测网型的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对黄草坡滑坡长期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评价了GPS监测数据的精度,并对滑坡的变形原因和变形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2011年02期 v.8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井冈山仙口水电站地质条件分析及工程处理研究

    邓孝福;

    井冈山仙口水电站坝区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区域内花岗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复杂。针对花岗岩体风化剧烈的状况,采取锚釬喷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衬砌等处理措施;对河床中的厚层砂卵石,根据现场条件结合工程具体特点,分别采取挖除、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等处理措施,工程处理措施效果很好。

    2011年02期 v.8 245-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 大跨度T构桥箱梁悬臂施工线形控制方法探讨

    杨福泰;

    T构桥、连续刚构采用挂篮悬臂分段浇筑的施工控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该桥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箱梁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挂篮荷载,施工荷载,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收缩及徐变、温度以及体系转换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保证桥梁线形及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是施工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探讨了该类桥型主梁悬臂施工中挠度变形的主要成因、线形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2011年02期 v.8 250-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疾劲腾飞的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605大队

    <正>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605大队成立于1964年4月,原系冶金工业部西南地质勘查局605大队,2000年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属地化为四川省直属地勘事业单位。单位注册在四川省人事厅。605大队是一支以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固体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和水、工、环地质

    2011年02期 v.8 257-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