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物理资料非线性反演方法讲座(七) 同伦反演法

    张丽琴;王家映;

    同伦是代数拓扑学中的概念,同伦算法已应用于一些工程实际问题的求解。同伦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同伦参数,将原来复杂的非线性映射零点求解问题转化为跟踪同伦零点曲线问题,该同伦零点曲线的一端为已知值(给定的初始模型),另一端即为所求原映射的解。本讲座概要地介绍了同伦方法的基本原理,跟踪同伦曲线的具体算法,并给出了同伦方法在地震勘探波阻抗反演中的应用实例,最后归纳总结了同伦方法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不足。

    2008年05期 509-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在隧道工程勘探中的应用

    周竹生;蒋婵君;郭有刚;

    地震反射波法应用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勘察岩层界面、探明岩石和土的物理性质,而且可以用于寻找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等。本文结合某隧道勘查实例,介绍了反射波法的原理及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结果表明地震技术在隧道工程勘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2008年05期 516-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 基于最小垂直梯度泛函的二维MT数据反演方法

    刘小军;付海燕;胡文宝;

    分析了大地电磁测深法反演中聚焦反演方法的原理,从反演目标函数构建方式出发,提出将最小垂直梯度泛函作为模型目标函数的二维MT反演方法,采用再加权正则化共轭梯度法求解目标函数的极小值。在正演模拟时采用基于二次场的有限单元法,引入互易定理计算灵敏度矩阵,并且在前几次迭代后,利用Broyden公式更新灵敏度矩阵,提高了计算效率。所实现的反演方法具有迭代稳定收敛、异常体的聚焦程度高等特点,特别是界面的垂向分辨能力比最小梯度支撑泛函有所提高,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2008年05期 519-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 电磁波层析成像在岩溶勘查中的应用研究

    杜兴忠;曹俊兴;

    在工程勘探过程中,由于地表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地质勘探资料较少的区域进行物探工作时,对可能是由于岩性变化引起的物探异常应采用多种探测手段、根据多种参数的探测结果,才能对其岩性、构造及至地质地球物理环境作出正确的推断解释。通过实际应用,对岩溶勘查中由于泥质岩性引起的电磁波吸收异常,辅以大功率声波层析成像可进行正确识别。

    2008年05期 524-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改进型SIRT法进行电磁波CT反演应用研究

    皮开荣;

    利用声波、地震波CT中广泛应用的SIRT法对BPT法进行改进,用"dij/li"替换"dij"作为第i条射线在第j个网格中的权值,使那些较小的dij(dij=li)在传统的BPT法中权值微小,而在改进型BPT法中却有最大的权值,用其计算结果作为CT反演计算的初值,同时将BPT法融合到SIRT法中去,使射线与网格符合"近则优"的原则,称之为改进型SIRT法,能起到有效地压制野外资料的外界干扰影响。该方法于电磁波CT在生产实践应用中取得显著成效。

    2008年05期 528-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地下全空间瞬变电磁响应的研究

    谭代明;漆泰岳;

    为了研究地下全空间感应涡流的传播规律以及瞬变响应与围岩电阻率和时间的函数关系,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地下全空间响应。将相同时间9种围岩的响应曲线进行拟和,得到了响应与围岩电阻率的关系;在晚期条件下,将围岩响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进行拟和,得到了响应与时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全空间与半空间响应的幅值大小,得到二者的比值关系。结果表明:全空间下涡流环极大值半径小于半空间下涡流环极大值在地面的投影半径;全空间瞬变电磁响应按围岩电阻率的1.5次幂进行衰减;按时间的2.5次幂进行衰减;全空间响应幅值为半空间响应幅值的1.93倍。

    2008年05期 53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 多属性相干方法识别微小断层

    覃天;

    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在常规地震剖面上直接解释小断层往往比较困难。为了提高对小断层解释的精度和合理性,本文介绍了基于地震子体的综合相干系数、倾角和方位角的多属性相干方法。在计算相干系数的同时,将倾角和方位角考虑进去,得到多属性的相干图件。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与常规的相干方法相比,多属性相干方法更能突出地震波形不相干的地方,提高对小断层的识别能力。

    2008年05期 538-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 高密度电法在云南某高速公路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刘兵;李曙光;

    灰岩地区岩溶普遍发育,所产生的溶蚀带、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会严重地影响到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高密度电法集电测深和电剖面装置于一体,由于它具有采集信息多,数据量大,观测精度高,速度快和探测深度较大等特点,因而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中广泛应用。本文将高密度电法应用于云南某高速公路的岩溶勘察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路基施工及岩溶的勘察治理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2008年05期 543-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低应变测桩的冲击脉冲及其谱分析

    张卫星;陈安国;

    低应变测桩采用小锤敲击桩顶产生入射脉冲,检测时根据桩长、桩径等选择不同质量(铁锤、尼龙锤)和不同重量(轻、重)的小锤,激振出不同频率的入射脉冲,从而达到探测不同深度的桩身缺陷的目的。本文通过半正弦波模拟小锤的激振作用,采用积分变换等数学方法,求出小锤激振力的傅氏变换模与频率的关系,绘制出关系图,从图中直观的反映了小锤激振能量随频率轴的分布规律。本次工作,直观地建立了小锤激振力与激振产生的应力波频率分布的对应关系,能够加深对动测理论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理解动测曲线的滤波分析方法。

    2008年05期 547-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在织金新麦铅锌矿区的综合应用

    汪玉琼;

    简述了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两种物探方法在贵州织金新麦铅锌矿勘探中的综合应用。介绍了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概念、装置方式、激发激化法原理、工作仪器及资料整理中所有分析解释软件,选择了织金新麦263剖面为实例进行异常解释推断并结合钻孔资料对异常进行了验证。

    2008年05期 551-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地下工程中应用研究

    裴琳;

    微地震监测技术就是通过观测、分析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微小地震事件来监测生产活动的影响、效果及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状态的地球物理监测技术。与地震勘探相反,微地震监测中震源的位置、发震时刻和震源强度都是未知的,确定这些因素是微地震监测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定性、定量两方面系统介绍了微震事件定位、分类以及定位结果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方法的应用效果。

    2008年05期 554-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 速度谱校正及其在地层压力预测中的应用

    高刚;桂志先;

    在油气勘探中,地层压力预测主要依靠地震速度谱数据,但地震速度的精度较低。时由于影响速度分析的因素较多,速度谱异常值较多,因此利用地震速度资料做地层压力预测要保证其可靠性,需对速度资料进行校正,本文提出应用中值滤波技术剔除地震速度资料中的异常值,提高地层压力预测的精度。

    2008年05期 560-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李学军;窦硕娥;曲海涛;

    近年来,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具有很多特点,地面探测方法、地球物理测试方法、水声探测方法以及井中探测方法等各有所长,可以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问题研究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在实际中应该注重应用条件适应性、开展方法试验和综合物探。结合实际加强技术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将会推进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与发展。

    2008年05期 564-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 无射线追踪法层析静校正及其应用

    时磊;顾汉明;刘洪雷;

    在分析了射线追踪法层析静校正优缺点的基础上,认为射线追踪法层析静校正存在静校正量的低频分量跟实际具有不符的现象。无射线追踪法层析静校正将首波方法的稳定性和回转波方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不使用显式射线追踪法进行层析,不依赖于显式的模型网格化,在实际资料的处理中,能得到一个稳定的静校正量,从而保证了地层形态的准确性,同时对无射线追踪层析反演的步骤、主要参数以及参数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天山南区块库车东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8年05期 574-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 瞬变电磁法在山西陷落柱的应用研究

    梁建刚;黄宁;

    瞬变电磁大边框中心回线及大定源框内测量的野外施工中,发送关断时间不统一,使本来就存在的斜阶跃效应更加复杂。统一瞬变电磁野外发送关断时间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在发送回线中串联可变电阻可以实现野外发送关断时间的统一,并以此为出发点变中心回线为大定源框内测量提高了瞬变电磁野外工作工作效率。

    2008年05期 579-5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 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映像法资料去噪研究

    武永胜;师学明;张剑;刘梦花;杨杰;

    本文介绍了小波分析方法在地震映像法资料去噪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首先,通过对球体模型进行射线追踪,得到了球体反射点与反射时间。然后,在MATLAB环境中采用一维小波变换和二维小波变换分别对地震映像资料进行去噪效果研究,进行阈值滤波试验结果表明Bal.sparsity_norm(sqrt)阈值计算方法的处理效果较好。通过一维小波变换和二维小波变换的对比分析,对于二维地震图像的处理,二维小波变换处理效果较佳。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维小波分析阈值滤波法,对中国地质大学数理楼西侧路面下方防空坑道的地震映像法资料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去噪效果。

    2008年05期 584-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 平稳小波变换在探地雷达资料降噪中的应用

    张剑;师学明;刘梦花;

    小波变换方法是一种新的数学方法,具有强大的时频分析能力,广泛地应用到信号处理的各个领域。其中正交小波变换不具备线性相位、不具有平移不变性等特性,导致其在信号降噪领域仍存在很多问题,会使信号产生振荡现象。本文利用平稳小波变换对多组探地雷达模型实验与实际雷达资料的处理,说明该方法较好地保留了信号边缘细节,避免了伪Gibbs现象,其降噪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正交小波方法的降噪效果。

    2008年05期 590-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 超声波CT技术在混凝土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吉;师学明;陈晓玲;刘迎;

    超声波层析成像(CT)技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对建筑构件无损伤、成像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结果可视化程度高等优点,在构件的无损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超声CT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能有效地减少平均效应,精确地反映混凝土内部具体结构,将经验性成分缩减到最低。因此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是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中充满生机、前途光明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正演计算和反演图像重建的具体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接着讨论了近些年来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在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最后对超声波层析成像技术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2008年05期 596-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自然电位测井数值模拟进展

    雍凡;潘和平;

    自然电位测井是测量井中由于地层水矿化度与泥浆滤液矿化度不同所产生的自然电位场的一种测井方法。它在识别岩性、划分渗透性地层、计算地层水电阻率、研究沉积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种数值模拟的方法引入,使得自然电位测井的定量分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在简要说明自然电位测井的基本原理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自然电位测井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2008年05期 602-6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电法勘探在石家庄西马庄地下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贾敬;刘国辉;杜志军;黄宁;宋洪伟;

    以石家庄西马庄若干已知农用井为出发点,采用激电和电阻率测深法。基于视电阻率、视极化率、半衰时、衰减度等参数和涌水量的相关性,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地下水量预测模型,通过方差检验,说明用此模型对勘探区内进行含水量的定量预测是可行的。利用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应用于石家庄西马庄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应用实践表明,所建立的回归预测模型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008年05期 608-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MAPGIS在地球物理勘查制图中的应用

    陈丽娟;李秀菊;

    MAPGIS是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大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具有机助制图、图形编辑和图形处理等多种功能,是我国地质行业数字化制图的首选工具。本文结合工作实例,介绍了MAPGIS在地球物理勘查中的数字制图方法。

    2008年05期 612-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 堤防工程广义可靠度分析及参数敏感性研究

    王亚军;张我华;

    基于Monte Carlo理论及First Order Reliability Method当量正态化理论借助Fuzzy概率及扩张原则提出了广义模糊随机可靠度理论,结合边坡滑动失效模式及渗透失效模式建立了堤防系统广义模糊随机可靠度算法,就长江荆南主干堤典型断面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具有工程安全指导意义。

    2008年05期 617-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 灰色加权模型在深基坑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梁新美;胡友健;陈刚;

    深基坑的变形及其预测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重要问题,论文对加权灰色模型应用于该领域作了探讨。在进行加权模型理论计算的基础上,以深基坑实际变形监测资料为基础,利用原始模型结果作为比较基础,对加权模型进行了变形预测计算。对比结果表明,时距权重模型的原点误差相对于原始模型大为减少,模型的预测精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权模型可以很好的应用于基坑变形的预测与分析。

    2008年05期 624-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关于GPS监测数据预处理的探讨

    田金鑫;张红英;吴北平;

    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GPS技术在各种测量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进一步提高GPS定位的精度,以便能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精度要求的重大工程中,正是目前广大测绘工作者为之不懈努力的研究目标。本文以某滑坡GPS监测成果的数据处理方法作为实例,分析不同GPS数据预处理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2008年05期 628-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