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P203系统在小陂流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匡文龙;朱自强;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应用于隧道掘进中的超前预报工作,不仅具有快捷、准确的特点,而且还能进行实时处理与显示。以湖南境内常(德)吉(首)高速公路29合同段小陂流隧道的超前预报为例,通过TSP203探测,可以及时、详细、准确地了解开挖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从而为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进度、减少工程隐患提供科学依据。

    2008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 一种实用的测井数据编码传输方式

    张耀文;邹长春;

    在数控测井系统中,测井数据的编码传输方式是实现数控测井的技术基础。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适合于小直径测井仪器的测井数据编码传输方式。经过室内实验与现场应用,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文论述了这种传输方式的工作原理以及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2008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瞬态瑞雷波法在滑坡勘查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周竹生;马翠莲;石中平;

    瞬态瑞雷波法是一种新型物探方法,其勘探实质是:通过测量不同频率的瑞雷波的传播速度,来探测不同深度(距离)的岩土力学性质,进而分析、判断地质异常。本文介绍了瞬态瑞雷波法的原理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通过面波的频散曲线可对浅部地下岩层进行速度分层,并通过瑞雷波速度转化为横波速度,分析岩土的性质及介质的变化,并且还可调查地层中的软弱夹层、地下空洞等。与折射波勘探相比,面波法反演地层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将该方法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可达到较好的效果。文中结合二连浩特至广州国家公路湖南永州境内的一滑坡勘查实例,展现了面波勘探在滑坡调查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勘探优势。

    2008年01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 水上地震折射互换法误差分析

    陈新球;赵党军;彭绪洲;李泽;

    在理论上,用源检互换的方法进行折射地震勘探是没有误差的,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无法铺设检波器而又必须进行折射地震勘探时它也是唯一的选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误差是不可忽略的。为此,本文从地震折射运动学的角度对水上地震折射互换法因过河钢丝绳的重量、水的流速和流向、炮点深度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解释误差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水上地震折射互换法应注意的问题。这对水上地震折射互换法的资料解释进行误差校正提供了理论基础。

    2008年01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基于数据库的直流电测深数据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陆柏树;陈超;张宏泰;

    直流电测深是一种常用的水文物探方法,为了对前人积累的物探资料进行管理和二次开发,利用数据库和可视化编程技术,编制了直流电测深解释系统,录入了大量的湖北省水文物探方面的原始资料,系统将不同的装置编号采用数据表记录的方式,解决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的测量数据的存储问题。本系统运用于实际项目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2008年01期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科学论文引言的写法

    2008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基于最优小波包基的降噪方法及其应用

    杜立志;殷琨;张晓培;王远;巩向博;

    如何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是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中一个较重要的研究内容。如何去除有效数据中的噪声而保持信号的初至相位不发生畸变,常规的频率域或时间域滤波方法均不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基于小波包基的信号去噪方法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本文以小波包分析为基础,根据最小代价原理研究信号分解的最佳小波包基,对不同频率的系数采用不同的阈值进行量化,对高频信号采用Stein无偏似然估计的原则计算阈值,而在低频部分则采用以信号能为依据的浮动阈值,利用量化后的小波包系数重构得到去噪后的信号。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去除噪声的同时并不改变原信号的相位,也不会产生波形的畸变。同时,将该方法利用到超声波数据降噪处理的工程实际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8年01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 松辽盆地北部地区地震虚反射对分辨率的影响分析

    李桂林;钟俊义;

    理论研究表明虚反射会降低分辨率。因此,在井深设计时,爆炸点尽可能靠近波阻抗界面(潜水面界面),但是,在实际地震采集工程中,单从理论出发使炸药非常靠近波阻抗界面,结果会使爆炸后产生的破坏带炸穿波阻抗界面,使一部分上行波上传形成面波、声波等干扰,减少激发能量向地下传播。本文从虚反射地震波的频率响应分析出发,考虑表层反射系数、吸收衰减、几何扩散等因素影响,结合松辽盆地北部地区表层结构调查结果,对表层虚反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在考虑地层的吸收衰减、几何扩散的情况下,虚反射作用对有效反射波不会造成较大影响,相反,只要井深设计合理,虚反射对有效反射波起到相干加强的作用,对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有利的。说明了井深设计无需过多考虑虚反射影响,着重考虑药柱长度和爆炸破坏带范围,保证波阻抗界面不受破坏,使激发能量较多的向地下传播。

    2008年01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激电—瞬变电法在那能金矿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杨绍文;陈建国;

    我国滇桂交界滇东南富宁县那能—阿用一带由于地表掩盖强烈,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地质找矿工作难度较大。本文通过滇东南区金地质找矿历程,借鉴省内外近年来利用区域化探、矿带(区)物化探在金地质找矿中的实践经验,总结研究区内地质、物化探成果资料,结合本区自然地理、地质及岩石地层地球物理性质等,选择采用1:5万土壤化学测量圈定异常确定找矿靶区、利用激电—瞬变电法对矿(化)体的空间分布进行准确定位、工程验证物探推断异常的普查工作程序,同时指出了物化探方法选择、技术方法要求及野外工作程序。

    2008年01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6K]
  • MRILPrimer回波信号生成关键技术

    徐立强;何宗斌;郭书生;

    根据MRIL_Primer测井数据的解剖分析与核磁测井数据处理方法的深入研究,弄清了该测井仪的测量方式,原始测量信息与数据记录方式,提出了从时间域原始测量信号数据处理到深度域回波信号曲线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与7个步骤。这些关键技术包括如何确定两道正交回波信号、计算相位角、旋转前叠加、旋转处理、旋转后叠加、时间域差分、各组回波拆分、时深转换与等间距深度采样。根据这些关键技术,在微机上编制了从原始测量数据着手处理的核磁测井解释软件系统mrpps,mrpps改进了哈里伯顿DPP处理软件的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实际资料处理,在模拟哈里伯顿DPP处理软件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两者的处理结果完全一致。

    2008年01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 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及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张冲;毛志强;张超;张晓英;

    低阻油层,即油层的电阻增大率小于2,近年来,低阻油层作为老油田挖潜和新增储量的目标之一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高含量束缚水、粘土附加导电、地层水矿化度、泥浆侵入和砂泥岩间互层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并分析了各种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这些方法在不同类型的低阻油层的识别和评价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8年01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桩的一维纵向振动问题的交叉网格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

    段军;刘东甲;程晓东;柯宅邦;

    为了弥补常规划分网格差分法计算精度较低的不足,文章假设桩为一维线弹性直杆,根据桩土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不均匀土中非完整桩在瞬态纵向激振力作用下振动的数值计算模型,并用交叉网格有限差分法计算了桩的纵向振动,最终得到桩顶的理论速度时域曲线。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交叉网格有限差分法具有比常规的差分法更高的计算精度,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对各种非完整桩进行正演计算同时为实测曲线的反演提供依据。

    2008年01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地球物理勘探

    2008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重力勘探

    2008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磁法勘探

    2008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井中磁测与地面磁测资料联合反演

    张大莲;刘双;陶德益;杨坤彪;

    地球物理联合反演由于使反演问题的非唯一性得到有效的改善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利用广义逆矩阵反演方法将井中与地面磁测数据进行联合反演的原理,并通过理论模型,论证了井地联合反演的可行性。最后利用大冶铁矿的地面和钻孔的磁测数据进行井地联合反演,证明了联合反演在实际运用中的优越性。

    2008年01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香山科学会议研讨遥感找矿面临的新挑战

    2008年01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塔河志留系储层物性和各类岩性测井曲线统计特征

    范伟东;

    塔河油田志留系以细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夹有灰岩、砾岩等,呈低孔低渗的特点,录井及取芯均有良好的油气显示。本文针对塔河油田志留系由于储层含灰质,使得划分地层难,物性研究少等不足,分析了志留系储层物性特征,统计了各类岩性测井曲线统计特征,为测井资料评价储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01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 电法勘探

    2008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地震勘探

    2008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长偏移距瞬变电磁信号小波阈值去噪效果分析

    邵敏;邱宁;何展翔;

    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法用于地下深部勘探时,观测到的垂直磁场脉冲响应非常微弱,常伴有严重噪声,从原始信号中消除噪声获得有用信息非常重要。为此笔者研究小波阈值方案对长瞬变电磁信号的去噪能力。实验中对西部某勘探区垂直磁场信号采用Sqtwolog,SURE,Heuristic和Minimax等阈值方案进行小波去噪比较,结果表明:几种小波阈值去噪方案对瞬变电磁法垂直磁场的染噪信号均能提高一定量的信噪比,达到较好的去噪效果;不同的阈值方案去噪效果各有差异,采用启发式阈值方案对实验数据处理效果要优于其它几种方案,因此根据信号统计分布特征选择合适方案去噪效果;实测信号去噪结果包含信息需要结合勘探区情况分析,是地下电性特征的反映还是未去除的噪声要慎重对待。在长偏移距电性源瞬变电磁法用于地下深部勘探时,利用适当小波阈值去噪处理可以对资料处理工作带来有益的帮助。

    2008年01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 复地震道技术在工程物探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陈义群;章成广;王军民;

    复地震道技术在石油物探的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相当成功,但在工程物探领域应用较少,或应用的效果不好。本文介绍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算法,并将它应用到探地雷达公路探测、锚杆和桩基的弹性波测试、防渗墙的垂直反射法检测等工程物探信号处理中。结果表明,相比于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对弱信号检测和异常点提取具有较好的效果。

    2008年01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 某水库工程防渗墙质量检测与评价

    卢军;陈刚;程升明;

    某水库工程防渗墙检测在运用综合物探方法(包括高密度地震影像法、探地雷达法、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普测的基础上,又利用防渗墙的骑缝孔进行了跨孔超声波检测,同时对部分墙体进行压水试验以检验防渗效果。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指出了可能存在裂缝、空洞或夹泥的具体位置,对防渗墙的整体防渗效果作出了评价。

    2008年01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

    2008年01期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AVO流体指示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尹川;顾汉明;

    在储层流体预测中,人们提出了不同的流体因子直接指示储层流体,不同的流体因子对储层流体的敏感性不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Biot-Gassmann孔隙弹性理论和流体替换理论出发,分析研究了AVO流体指示因子的敏感性,并利用Castagna等从世界范围内收集的25套盐水砂岩、泥岩、含气砂岩模型数据作为样本,利用相关分析和交汇图方法对常见流体因子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比较,最后优选出高灵敏度的流体识别因子,分析结果表明,λρ、v、σHSFIF、IP-IS、ρf等流体因子为高灵敏度流体因子。

    2008年01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快速钻探技术在岩溶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席继红;闫小兵;周永胜;

    通过RPD-150C多功能快速钻机在齐岳山隧道复杂岩溶地段的工程应用,得出钻探过程中的EV能的大小是确定前方岩层的软弱程度的依据,返水量的大小和所携带的杂质是判断前方是否发育岩溶以及岩性的依据。以此为基础作出的预报结果比TSP203预报结果更直接,更接近实际开挖结果。同时,结合预报结果与实际开挖结果对比,分析了预报中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以及提高预报精度的措施。

    2008年01期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高密度电法在探测地下金属与非金属组合管线中的应用

    何伟;于鹏;张罗磊;王家林;吴建生;

    应用高密度电法进行工程勘察,可以起到低成本、高分辨率的效果。本文在上海南汇某地的地下管线勘查中采用了高密度电法,根据测区物性和地质情况,设计了针对性地电模型,并通过实际采集资料的反演解释对比,确定了地下包铁皮管线的具体位置,与开挖结果相符。

    2008年01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剑岭地区地面塌陷勘查中的应用

    尚静;尚耀军;

    地面塌陷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剑岭村2006年8月发生部分地面塌陷、出现房屋裂缝,地球物理工作者接到任务后,及时赶赴现场,根据当时地面塌陷和开裂民房分布特征,进行构造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勘查研究。采用高密度电法、探地雷达和瞬态瑞雷面波等综合物探方法,快速查明现有塌陷区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居民区潜伏岩溶洞隙及其伴生土洞的分布情况、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划分出危险地段,为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抢险救灾、安置村民提供科学依据。

    2008年01期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 强工频干扰下自然电位测量仪的设计

    衡伟;耿丽霞;黄杰;李凤君;

    设计一种自然电位测量仪,主要利用锁相环技术(PLL)自动跟踪电网频率,采用双积分技术,使正向积分时间恰好是电网频率的整数倍,彻底地消除了50Hz的串模干扰信号,理论与实践均表明该方案的可行性。这一设计对于遇到同类问题的电子测量仪器(例如时域激电测量等),有普遍的参考价值。

    2008年01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 曙22块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陈思;唐仲华;周锋德;

    针对辽河油田曙四区曙22块生产时间长、含水率高、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楚等特点,根据油藏类型以及渗流理论[1],利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该区块油藏数值模型,产量劈分考虑了实际射孔井段厚度及井底流动压力差,对该区块地质储量、压力、含水率及单井生产历史进行了拟合,地质储量拟合相对误差为5.1%,83%的单井历史拟合误差小于8%。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曙22块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层内非均质性、断层、井网不完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剩余油的主要原因是井网不完善、断层的遮挡性以及层内非均质性引起的水驱见效的差异性。总体上,在断层的附近,尤其是断块的高部位,都有一定的剩余油富集。

    2008年01期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 地学诸多研究领域步入世界前沿——物探技术

    2008年01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遥感图像融合技术在土地利用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王冬梅;陈性义;潘洁晨;张玉方;荣瑞霞;

    为了给土地利用提供快速而科学的数据源,针对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信息特点与处理要求,根据不同遥感平台的卫星遥感图像,本文基于ERDAS IMAGINE8.7对遥感图像进行融合处理,然后分别又将融合前的多光谱TM图像、高分辨率SPOT全色图像和融合后的遥感图像在AutoCAD环境下进行分类计算量取,最后对比分析得出比较精确的土地利用状况,以此可以为今后土地利用与开发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2008年01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 机载LIDAR数据处理及其应用综述

    张玉方;程新文;欧阳平;王冬梅;熊娜;

    机载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种无需任何或仅需少量的地面控制点的安装在飞机上的激光探测和测距系统,用于获得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坐标数据,并构建目标物的三维立体模型。LIDAR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受天气影响小、数据生产周期短等特点,为获取高分辨率地球空间信息,可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简单介绍机载LIDAR系统组成、特点、发展现状和趋势,详细阐述LIDAR数据处理的过程,并对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总结其应用领域,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2008年01期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 地学诸多研究领域步入世界前沿——化探技术

    2008年01期 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地温检测仪的研发与应用

    孙平贺;乌效鸣;钮洪亮;夏建国;

    该检测仪具有温度传感器的现场标定和测温结果动态数码显示两大功能,其精度在0.4℃~0.8℃范围内,额定温度范围为-55℃~+150℃,能够较准确且连续地测量钻孔内某一点水的温度。该检测仪分为缆线载体式(300m内)和钻杆载体式(2500m内)。本文介绍了该测温系统的组成、工作机理及其在桂林某地热勘探中的具体应用与分析,同时对深部温度检测提出了构想。

    2008年01期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