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均匀空间采样下的表层穿透雷达逆时偏移成像算法

    雷文太;黄春琳;粟毅;

    提出了一种冲激脉冲表层穿透雷达(ImpSPR:Impulse Surface Penetrating Radar)非均匀空间采样下的逆时偏移(NUSS-RTM:Non uniform Spatial Sampling Reverse Time Migration)成像算法。ImpSPR对表层下区域进行探测时,当空间采样非均匀分布时,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距离偏移(RM:Range Migra-tion)成像算法和衍射层析成像算法不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需要进行坐标轴拉伸变换或采用非均匀傅里叶变换进行成像处理,算法流程复杂。本文以波动方程RTM处理为基础,运用泰勒级数展开得到了波场关于空间维方向导数的二阶精度差分格式,导出了NUSS-RTM成像算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差分网格实现形式。通过对ImpSPR实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NUSS-RTM成像算法可有效地应用于ImpSPR非均匀采样或均匀采样下的高分辨成像。

    2006年03期 16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 模型约束方法在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黄德芹;贾玉亮;方江雪;

    模型约束方法是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一种重要方法,由于信噪比低,常规的叠前去噪方法容易损伤有效波的频率成分,而模型约束叠前噪声衰减能够更有效地突出有效波的能量。时差校正问题也是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难题,采用叠加模型道约束的方法能比较完善地解决这一难题,论文对模型约束方法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阐述;采用该方法对实际资料处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2006年03期 167-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0K]
  • 一种广义高斯分布的参数快速估计法

    汪太月;李志明;

    广义高斯分布(GGD)在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广义高斯概率密度函数及其统计性质出发,首先推导出广义高斯分布参数比函数,然后通过曲线拟合的方式,给出了一种GGD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的估计方法,最后利用模拟实验对之加以验证。

    2006年03期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北京城市地质调查中的作用

    黄力军;徐光辉;陆桂福;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规模也在扩大,为了适应城市有序发展需要,一些城市的地质调查工作已经开始。由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地质调查难度相应很大,好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难度较大的是地层划分和地质构造探测等深部地质问题。北京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刚刚开始,在此之前,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地热资源、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深部地质调查工作中做过大量工作,文中利用部分应用实例,介绍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北京市基础地质调查中的作用以及在地层划分和深部地质构造勘查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

    2006年03期 17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 大巴山褶皱带MT电性特征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陈亚平;杜惠平;陈高;

    根据大巴山大地电磁(MT)区域大剖面资料,详细分析了该区的MT电性特征,并推断了本区的深大断裂及地质构造。结合地震、地质资料对大巴山褶皱带进行了进一步特征分析,研究了本区基本构造特征,划分了大巴山褶皱带及南缘构造单元,预测了该区的油气勘探前景。

    2006年03期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 CSAMT在摩天岭隧道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李章喜;顾汉明;冉昌国;

    可控音频电磁法(CSAMT)应用于国道重庆巫山至奉节段高速公路的摩天岭隧道断层及其岩溶的勘察,采用发射源的偶极距离为2km,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距离为9.5km,反射频率为20~213Hz的14个频率,接收沿测线方向的电场和垂直测线方向的磁场。采用带地形的二维平滑模型稳健的反演迭代算法获得电阻率剖面,通过与钻探及地质调绘的资料对比,CSAMT法可以在宏观上查明深埋隧道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断层、岩溶)及其赋水性,为钻孔布置及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2006年03期 18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 瞬态面波法在软基处理检测中的应用

    张敬沛;黄腾;李青松;

    某高速公路软粘土与可液化砂土互层地基用加强型袋装砂井进行处理,但标准贯入试验检测结果显示此方法对可液化砂层的挤密效果不明显。用瞬态面波勘察方法对其进行检测,通过面波速度、面波波速剖面影像图、平均剪切波速、平均动剪切模量等方面的结果分析,发现此处理方法有一定效果。由此也说明瞬态面波勘察方法可以在软基处理检测方面应用。

    2006年03期 19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 高密度电法在铁峰山2号隧道工程探测中的应用

    李丹;肖宽怀;

    铁峰山2号隧道为万州—开县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埋深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地质病害频繁发生,为了预报施工开挖面前方围岩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在地表沿隧道轴线采用长排列、大功率供电的高密度电法系统进行了视电阻率成像探测,探测成果起到了超前预报的目的,指导施工单位提前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减少了塌方、涌水等工程病害的发生。

    2006年03期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 直流电测深法在某火力发电厂水源勘探中的应用

    周杰;侯寿贵;

    水文地质在寻找地下岩溶水方面通常采用地质方法和物探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目前多采用间接的找水方法。直流电测深法是一种间接的找水方法,它不仅经济而且在技术上又比较成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找水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直流电测深法在某火力发电厂奥陶系灰岩中寻找地下岩溶水的应用效果,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说明在寻找地下岩溶水中直流电测深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勘探方法,它不仅为水文地质布置生产井提供了可靠的物探资料,用时也解决了电厂水资源的需求问题,为电厂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基础。

    2006年03期 20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 高频大地电磁法在宜万铁路隧道岩溶的应用

    姜鹰;曹哲明;刘铁;

    宜万铁路沿线二叠和三叠及寒武的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地表岩溶类型齐全、形态各异,地下岩溶洞穴、暗河特别发育,并由断层连通地面、地下水系,其地形和地质的复杂程度堪称铁路建筑之最。为此,采用了观测频率为0.001~100 kHz的天然场源的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宜万铁路深埋岩溶隧道进行了岩溶勘察。根据勘察的视电阻率异常区和反演结果,圈定了隐伏的深大岩溶,并设计了钻探井位。根据目前已开挖的资料统计,所揭露的较大型溶洞暗河,都位于大地电磁测深的低阻异常范围内。本文通过对三个隧道的高频大地电磁的勘探结果,说明高频大地电磁法是一种勘探深度大、勘探效果好的铁路岩溶勘探方法,其结果对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理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2006年03期 20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 浅层地震剖面多页打印和预览的VC~(++)实现

    孙晟;牛滨华;

    受浅层地震野外工作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提供合适的硬件条件实现地震剖面的较大幅面现场连续打印。在简述VC++打印函数和运行顺序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浅层地震剖面的多页打印和预览的VC++程序实现方法,指出剖面图像的分页处理要与图形映射模式相关联;由于打印和预览的设备环境不同,实现图形映射时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根据打印程序运行时打印和预览过程存在的差异,指出进行预览的必要性。经打印测试,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2006年03期 21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 应用时域激电偶极—偶极测深法勘查铜金矿

    雒志锋;朱向泰;王大勇;许景霞;徐锦山;

    多数金矿床和金属硫化物的矿化作用有关,用激发极化法来圈定多金属硫化物的矿化带或富集带间接找金矿具有良好的地球物理前提。青海省祁连山区某地铜矿是一个伴有金、钼等矿产的中型铜矿,应用激电偶极-偶极测深法进行深部矿产的勘探。本文首先应用“等效电阻率法”推导了极化球体在偶极-偶极装置中极化率数学公式,图示说明了偶极-偶极测深原理和电极排列方式,各种模型在拟电断面上极化率异常特征。简述了勘探区地质特征和岩(矿)石电性特征,方法技术和数据处理,同时给出了GDP-32Ⅱ地球物理接收机充电率参数的公式。激电测深结果表明含炭质页岩、蛇纹岩和金-铜矿均具有明显的高极化响应特征,需要结合地质分辨干扰体,深部未圈闭的激电异常经钻探验证见多金属硫化物和铜-金矿脉,偶极激电测深在本区取得了较好地质效果。

    2006年03期 214-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 大坝建基岩体物理探测方法应用

    陈磊;戴前伟;曾凡卿;

    大坝建基岩体弹性波检测工作是检测建基岩体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设计要求,确保坝体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地震波法、超声测井法、声波跨孔法等多种综合物探方法的检测,提出岩体量化的物理参数,在大坝特定的基岩条件下,为工程界定建基岩体的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判据。工程上较常用的有弹性波法评价建基岩体质量、声波波速随钻孔深度变化的曲线来确定爆破影响带、了解断层破碎带或裂隙密集带平面影响范围和垂向影响深度、通过基岩灌浆处理前后弹性波的变化来评价处理效果、其检测成果为工程质量评价和验收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2006年03期 22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GPS整周模糊度解算的LAMBDA法及程序实现

    林丹;郭敏;江华;蒋旭惠;

    对目前GPS模糊度解算方法中搜索效率和成功率较好的LAMBDA的理论进行深入探讨的同时,结合实例对LAMBDA的解算流程进行了研究。利用C#编程语言实现了卫星位置、导航位置、基线向量的浮点解和固定解,以及整周模糊度等未知量的可视化输出,为GPS其它研究工作提供了研究基础。

    2006年03期 225-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 浅谈复合地基动力触探测试三维分析方法与应用

    樊广利;易毅;

    对复合地基动力触探测试数据进行了三维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双三次样条插值对三维数据体进行圆滑处理。首先对原始异常三维数据体区域和全部三维数据体区域进行统计;其次分别采用三维和二维切片技术对测试成果进行了展示;最后通过三维成果图和复合地基静载测试的变形模量的成果比较,说明了三维测试的有效性。

    2006年03期 230-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 CFG桩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和控制措施——以长螺旋钻机施工为例

    孙瑞民;杨凤灵;

    CFG(Cement Fly ash Gravel)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桩。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成桩混合材料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噪音低,成桩速度快,工程造价较低等特点。因此,近年来该方法已在建筑、水利、高速公路等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工法在施工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技术问题,如堵管、窜孔等时有发生,有时甚至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笔者根据工程施工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并参阅有关文献资料,对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成桩混合材料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供同类工程施工时参考。

    2006年03期 2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明确目标 科学定位 开创办刊新局面——关于《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办刊实践的思考

    方熠;万希岭;王晓明;

    从确定办刊方向、办刊宗旨、办刊目标、期刊定位以及严格执行编辑规范、注重期刊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工程地球物理学报》的办刊思路。

    2006年03期 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