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地面核磁共振方法资料岩石物理学解释的一些见解

    张昌达;潘玉玲;

    地面核磁共振(SNMR)方法是直接探查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新方法。本文概述了SNMR方法原理和弛豫、间歇时间等概念,详细讨论了纵向弛豫时间常数T1和横向弛豫时间常数T2及其与多孔介质孔隙大小、孔隙表面和液体磁性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假设:表面弛豫率ρ与岩石的磁化率κ和剩余磁化强度Ir成正比。还讨论了测量仪器的间歇时间对SNMR方法测量结果的影响。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SNMR方法的定量解释结果来估算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方法。最后,在肯定SNMR方法可给水文地质学家提供有关信息的同时,还就SNMR方法应注意磁性对观测结果的影响、研制新仪器时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出建议。

    2006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 大地电磁三维模型的一维二维反演近似问题研究

    陈小斌;赵国泽;马霄;

    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三维模型———均匀半空间的三维低阻异常体模型。采用51×51×38的网格计算得到了33.333Hz至0.0071Hz之间共34个频率的三维正演响应。选取其中5条具有代表性的测线,比较了不同测线上自适应正则化(ARIA)一维反演结果和非线性共轭梯度法(NLCG)二维反演结果相互之间及其与原三维理论模型之间的异同,研究大地电磁三维模型的一维、二维反演的近似情况。发现:对于三维模型响应,一维、二维反演都能得到反映模型真实信息的结果,但二维模型对三维模型的近似程度比一维模型要高得多;在二维模型反演中,采用TM模式更易得到真实的模型信息。研究中,采用蒲兴华等(1994)开发的MT三维正演程序进行正演计算,采用“大地电磁数据管理器(MTDATAMNG)”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一维、二维反演。

    2006年01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 桩顶非自由端低应变动测法应用研究

    姜卫方;王培军;李熹;孙晖;

    低应变动测技术由于其简便、快捷、低成本等优点,已成为各种类型桩基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一个重要手段。大量桩基建筑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特别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受损,如何对已建结构物下的桩基完整性进行检测越来越引起工程界的重视。近年来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特别是在港口工程的高桩码头完工以后的桩基完整性检测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资料和实践经验,在此供大家交流讨论。

    2006年01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图像修复快速算法

    程村;

    图像修复指的是这样一个病态问题,图像的某些局部区域数据丢失了,要从周围的有效数据把这些区域填充起来,以恢复图像的完整性和视觉效果。本文讨论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的方法进行图像修复,针对较窄的带状区域和较宽的块状区域分别提出两种不同的修复算法,对前者用随机游动的方法进行修复,而对后者则采用随机模拟边界积分的方法进行修复。笔者的算法比现有的基于扩散的修复方法要快的多,并且能够保持强边缘。

    2006年01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 地震数据网格化方法研究

    程红杰;胡祥云;田米玛;龚强;

    离散数据网格化是科学和工程研究领域中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同时它也是科学可视化的前提。由于经济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在实际数据采集过程中采集到的地震数据是有限的,因此在处理地震数据的过程中进行数据补插网格化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介绍了四类网格化方法:趋势面拟合、插值、综合法(残差叠加法)、克里金法(Kriging),重点阐述了Kriging方法及其在地震数据网格化中的应用。

    2006年01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地震映像法在某跨海大桥水上勘查中的应用

    甘文兵;刘江平;王延坤;

    采用地震映像法对某海湾进行了海上勘测,目的是查明轴线处水深界面、岩面埋深、起伏及构造带情况。在建立反射波运动学数学模型基础上,通过解平面波波动方程,对偏移距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对地震映像资料解释结果和海上钻孔资料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地震映像法在进行海上探测时,必须安排偏移距使入射角小于40度,否则难以获得较大的穿透系数,也就不能很好地分辨浅部地层,地震映像资料解释结果与海上钻孔资料基本一致,地震映像法是一种用于海上探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006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 对缺失频段的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的误差分析

    王延坤;刘江平;王万合;甘文兵;

    在实地勘测调查中获得的瑞雷波频散曲线具有先天的不完整性,存在部分频段受干扰或缺失等情况。通过分析频散曲线的敏感度,来说明地下不同深度地层的横波速度对不同频段数据的敏感程度。本文对一个层状介质模型的频散曲线分别截取1~30Hz,11~100Hz,1~10Hz及41~100Hz的正演数据用于反演,误差分析表明:当丢失敏感区域数据时,反演得到的对应层的速度误差较大;若获得完整的敏感区域数据,可以提高反演精度。这个结果在实地勘测调查中,有利于对数据采集的侧重点。

    2006年01期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双像法与单片法生成DOM的比较

    吕利萍;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经扫描处理的数字化航空像片或高空采集的卫星影像数据,逐像元进行投影差改正、镶嵌,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集。本文主要是对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采用双像立体测量的方法和在普通微机上采用单片数字微分纠正的方法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DOM进行对比分析,涉及到基本原理、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精度比较、优缺对比、应用条件等六个方面的内容,为需要使用DOM的工程单位合理选择一种方法提供参考知识。

    2006年01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利用IDL进行地学数据处理的多种插值法

    张珺;李星;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地学数据处理与解释工作也更易于实现,作用也日益重要。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交互式数据语言是进行二维及多维地学数据处理的理想工具。文中介绍了IDL中的多种插值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这些插值方法能迅速地将离散的测量数据通过插值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

    2006年0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基于AutoCAD平台三维可视化规则几何形体磁场反演

    魏伟;吴招才;刘天佑;

    可视化技术是用于显示描述和理解地下和地面诸多地质现象的一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与地球物理解释。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utoCAD中VBA平台的规则几何形体重磁场反演技术。该方法通过在三维空间里调整模型参数来使得模型理论磁场值与观测值达到拟合,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方法。

    2006年01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 TSP203地质预报系统在岩溶地区的应用

    王振卿;何振起;

    由于岩溶问题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地质预报准确率较低,是国内外隧道施工地质界尚未攻克的技术难题。TSP(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作为一项成熟的长距离超前预报技术,在预报软弱地层的分布、断层及其影响带和裂隙发育带等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文中简要介绍了TSP203系统的原理及工作方法,并分析其实际效果,从而总结出该系统的一些特点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006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CAD技术在地下水有限元前处理中的应用

    毕振波;巨天乙;夏玉成;李向华;

    有限元法是地下水计算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然而其前处理部分在整个系统分析中比较繁杂,尽管已出现一些商业化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限元单元网格的自动化剖分,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加上过多的限制,生成的网格难以符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分析绘图软件AutoCAD的DXF文件的结构,利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集成开发工具Delphi 7.0开发了与AutoCAD接口的地下水有限元前处理程序,实现了地下水有限元计算中的网格半自动剖分,能快速获取有限元分析中前处理阶段的大量数据,可反复修改及显示生成的剖分网格图形,保证了生成网格的质量,缩短了有限元分析的周期。

    2006年01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Geodatabase模型及其在成矿区带数据裁剪中的应用研究

    琚锋;汪新庆;蔡帆;

    Geodatabase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提出的第三代地理数据模型,本文从总体上描述了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并基于Geodatabase数据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全国重要成矿区带资源评价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裁剪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数据裁剪功能为用户进行数据检查减少入库数据的冗余以及从海量数据中便捷、快速提取出所需数据提供了较好的支持,该数据模型得到成功地运用。

    2006年01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 GIS在地质图件编绘中的应用

    田米玛;程红杰;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地质图件编绘工作对于制图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GI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益受到地质工作者的青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GIS具有不同于一般制图系统的强大的空间数据库以及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的查询和分析功能。本文以MAPGIS编制地质图的过程为例,着重从地质图数据库的建立来讨论GIS在地质图件编绘中的应用。

    2006年01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