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频率-波数法分析瑞利波频散曲线

    张碧星,鲁来玉

    传统的表面波谱分析方法(SASW)采用两道互相关方法处理频散曲线,这种方法难以获取多模式的频散曲线。本文采用频率-波数(f-k)分析方法对瑞利波多模式频散曲线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选取了实际中经常碰到的三种分层介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瑞利波的激发和传播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详细分析了接收道数目、源检距等参数对频散曲线的影响,获得了关于这些参数的一些重要结果,发现当源检距大于半波长(0.5λ)时利用f-k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可靠的频散曲线。

    2005年04期 24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岩溶发育地区的灾害地质体的一种探测技术

    解海军,孟小红,石亚丁

    岩溶发育地区的隐伏灾害地质体的探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地质问题。高分辨自动地电阻率法是一种改进的高密度采样式的直流电法探测技术,本文先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原理和施工方法,然后通过分析其在广州新白云机场的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探测由于岩溶引起的土洞、溶洞及淤泥质洞等地质灾害体方面的良好效果。

    2005年04期 256-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地质雷达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陈军,赵永辉,万明浩

    掌握地下管线的分布、走向和埋深等信息对城市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地下管线,尤其是埋深较大的管线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也具有可行性。本文在简要介绍地质雷达基本原理后,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使用地质雷达仪探测地下管线的情况。

    2005年04期 260-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 高密度电法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研究

    吕玉增,阮百尧

    高密度电法以其数据量丰富、成本低、受场地干扰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中。但因其采用电缆布极和观测装置的变化多样而出现了实际工作中装置选择问题。本文针对高密度电法的工作特点和国内高密度电法仪的电缆设计情况,对高密度电法的工作条件要求、观测装置选择以及数据观测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高密度电法野外工作提供参考。

    2005年04期 264-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 TEM小线框技术在近地表结构中的应用——以徐州市淮塔地基结构研究为例

    曹国栋,刘树才,刘庆生

    多匝小线框装置的瞬变电磁法(TEM)在工程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在众多实践中发现其探测深度比传统理论深度大得多。本文讨论了TEM小线框在近地表结构研究中探测的极限探深,进行了两种装置的TEM小线框实验,并与直流电法结果对比,虽然小线框TEM具有较高异常分辨能力,但是反演视电阻率和视深度偏小。直流三极法视电阻率为10~30Ω·m,而10m框TEM反演视电阻率为0~10Ω·m,反演深度约100m;而5m框是0~8Ω·m,深度约60m。回线尺寸越小视电阻率就越小。本文同时对比了两种TEM装置的电位衰减曲线、探测深度和两种视电阻率,讨论了TEM小线框的一般方法技术和应用问题,例如与晚期计算公式相比,全区视电阻率受装置影响较小,适合应用于TEM小线框反演。

    2005年04期 270-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地质雷达剖面高压线干扰的识别与去除

    杨峰,高云泽,康文献

    市区内进行地质雷达勘探,探测剖面往往受到高压电线的严重干扰。介绍在地质雷达剖面上,如何识别和去除高压电线干扰。在干扰识别方面,采用速度扫描动校正方法来实现;在干扰去除方面,采用道间水平预测滤波、相位反相、剖面叠加、小波变换等多种组合算法实现。通过实例应用证明,介绍的方法是可行的,处理效果明显。

    2005年04期 276-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 航空重力测量和航空重力梯度测量问题

    张昌达

    引入并讨论了航空重力测量和航空重力梯度测量的原理。描述并评论了各国研究和开发的上述两类测量系统。这些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德国和英国。本文涉及的大多数系统,如AirGRAV(加拿大),ZLSUltraSys(美国),SINS/DGPS(加拿大),AG(俄罗斯),GT-1A(俄罗斯),CHAGS(中国),SAGS-2.2(德国),Falcon(澳大利亚)和AirFTG(美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并在实际中使用。少数系统,如AGGOQR(加拿大)和EGG(英国),准备进行飞行试验。

    2005年04期 282-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 综合物探在高速公路路基密实度检测中的应用

    卢成明,刘江平,李修忠

    在高速公路路基检测中,密实度是衡量路基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在洛阳至三门峡高速公路建设中,采用瞬态瑞雷面波及地质雷达两种物探方法综合进行现场质量监控试验,经与灌沙法取样验证分析比较,表明瑞雷面波法在检测路基碾压密实度方面效果较好。而地质雷达能定性检测路基碾压质量,它检测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可进行大范围、全程性路基检测。两种物探方法综合应用是高速公路建设中进行现场质量监控的有效途径。

    2005年04期 29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井中雷达应用进展

    赵卫平,潘和平,李清松,骆淼

    钻孔雷达技术是一种井中地球物理方法,它向地层发射高频电磁波,利用电磁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性来获取地层信息,从而解释地下构造,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大的探测范围。钻孔地质雷达主要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单孔反射模式,另一种是跨孔层析成像模式,其他模式本文只是做了简要的介绍,两种模式的资料解释方法不同。本文详细讨论了钻孔雷达的应用进展以及国内外技术的现状,钻孔雷达由最初的核废料处理到现在广泛用于工程领域,说明其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05年04期 297-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电阻率成像测井进展

    李清松,潘和平,张荣

    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作为一种测井新技术、新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一些常规测井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阐述了电阻率成像测井的发展历史,对目前广泛使用的三种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全井眼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阵列感应成像测井技术和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说明,详细介绍了三种电阻率成像测井在油气勘探和大陆科学钻探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2005年04期 304-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EH-4资料处理解释系统的研究

    张莹,张胜业

    介绍了EH4资料处理解释系统的结构、特点、实现方法和所采用的相关技术。通过多种语言的混合编程,如VC、VF、Surfer,该系统实现了EH4资料的预处理过程,如:文件格式的转换、模式识别以及各种处理和解释,其中包括:一维的正反演、二维的正反演、各种成果图件的绘制及打印。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及人机交互功能,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2005年04期 31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一种新型的城市浅层地震勘探震源

    兰晓雯,张国宏

    由于城市建筑和公共设施制约了地震勘探工作的设计和施工,因此城市地震勘探与传统的野外工作相比面临着许多困难。vibsist-50可控震源在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该震源在工作原理上与传统的可控震源进行对比,并对野外试验与大锤激发的实际记录进行对比,得出该震源能够产生高频宽带信号,并且可以通过延长扫描时间,增加冲击次数来积累能量,是适用于城市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勘探可控震源。

    2005年04期 316-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

    2005年04期 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