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刊词

    刘光鼎

    2004年01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 冰面雷达探测揭示东南极Amery冰架内部结构基本特征

    邓世坤,孙波

    为了调查东南极Amery冰架的内部结构 ,我们采用探地雷达对冰架上的 7个设计点位进行了剖面测量。利用雷达剖面资料能精确地确定浅部积雪层的厚度及天然降雪形成的冰 (淡水冰 )与海水冻结而形成的冰 (海冰 )之间的界面深度与形态。冰层中由于结构特征的变化或者由于冰介质酸度的变化会引起其介电系数或导电率的改变 ,这种变化在雷达剖面上能得到清晰的反映。同一点位上沿不同走向的雷达剖面所反映的淡水冰底界面形态特征的差异与冰架底部海洋环流的方向有关。不同点位的雷达剖面上来自淡水冰 /海冰界面的雷达反射波动力学特征的差异能反映出冰架底部不同部位的海冰在结构与成分上存在差异 ,亦即不同部位冰架底部的再冻结海冰其电性不同。在有的观测点位上由于底部海冰导电率低 ,雷达波的穿透深度大 ,因而所获得的雷达剖面能记录到来自底部海冰内部深处的雷达反射。根据已取得的雷达资料可以大致确定冰架底部消融区与冻结区的分界线

    2004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测井资料提取中国大陆科学钻探PPII孔岩石物性

    潘和平,牛一雄,王文先

    PPII ,即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Ⅱ孔 ,该孔完钻深度为 1 0 2 8 6 8m ,钻孔直径 75 5mm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在PPII孔进行了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密度、中子、声波、成象等 1 0多种参数的测井 ,取得了宝贵的原位测井资料。本文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录井资料等划分岩性 ,对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 ,统计提取了该孔各种岩性的物性 ,利用交会图技术清晰地展示了该孔各种岩石的物性变化范围 (物性分区 ) ,同时 ,在提取岩石物性的基础上 ,利用BP人工网络识别了该孔的岩性 ,并根据榴辉岩、片麻岩的主要矿物组分 ,建立利用测井资料计算矿物成分的模型 ,并利用最优化方法测井求解响应方程组 ,计算矿物成分含量

    2004年01期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APPLICATION OF HIGH-RESOLUTION MAGNETIC METHOD AND GRADIENT METHOD TO LOCATE ABANDONED BRINE-WELLS IN HUTCHINSON, KANSAS, U.S.A.

    David Laflen ,Stephen L. Williams

    2004年01期 1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城市垃圾污染的地球物理调查

    程业勋,刘海生,赵章元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漏是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 (HDR)、瞬变电磁法 (TEM )、地质雷达法 (GPR)、地温法在北京市两个垃圾填埋场检测垃圾渗漏液的扩散范围、扩散深度的效果。结果发现垃圾场在堆放多年后 ,都不同程度存在渗漏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被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呈低电阻率特征 ,视电阻率在 1 0Ω·m左右可定性为被渗漏液污染 ,垃圾场渗出液的实测电阻率均在0 4 0Ω·m左右 ,而自来水的电阻率均在 32Ω·m左右。比较了各方法的效果并结合钻孔资料 ,发现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探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方面效果显著 ,与瞬变电磁法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2004年01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浅层高分辨率勘查中的陆地声纳法

    钟世航

    陆地声纳法 (“陆上极小偏移距超宽频带弹性波反射连续剖面法”的简称 )在浅层高分辨率探查中有一些优点 ,在高分辨率探查浅地层、测量地震勘探静校浅层参数、深小溶洞探查、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挡墙质量检测、厚层混凝土结构物及背后空洞空区检测等方面都得到成功的应用。此方法的超宽频带接收系统、分窗口带通滤波提取多频段信号等特点 ,带来了使人惊喜的效果 ,并在城市闹市区可正常工作

    2004年01期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瑞雷面波勘探技术研究述评

    肖柏勋,李长征

    回顾了瑞雷面波的正反演、频散曲线的提取及工程应用进展情况 ,分析讨论了其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新设想 ,并着重分析了高模式瑞雷面波在地质勘探和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2004年01期 3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小波分析在检测探地回波奇异信号中的应用

    陈淑珍,邹炼,肖柏勋

    本文基于Mallat的研究成果[1 ,2 ] :信号在突变点的奇异性表示 (局部李氏指数 )可以通过观测信号小波变换的模极大值随尺度变化的规律来刻画。将该理论应用到探地声波回波信号的处理中 ,通过追踪信号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在不同尺度间的变化规律 ,来判断探地声波回波信号奇异点的位置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4年01期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学术简讯

    2004年01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 垂直裂缝的波场特征及实例

    刘江平,陈超,许顺芳

    本文在建立垂直裂缝反射波运动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对垂直裂缝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超声波物理模拟 ,对其结果作了综合讨论和分析 ;并对某高等级公路裂缝 ,采用地质雷达等天线距法检测的实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地质雷达法探测垂直裂缝时 ,必须采用天线距不为零的等天线距法才能得到垂直裂缝的反射 ,否则难以对垂直裂缝进行有效检测 ;不管发射和接收点处于什么位置 ,在水平界面上的反射点均在与发射和接收点同侧 ,距垂直裂缝二分之一天线距处 ;地质雷达等天线距法是一种无损检测公路裂缝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004年01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频谱法时差提取在声波全波形处理中的应用

    章成广,肖柏勋,江万哲

    在很多情况下 ,声波全波列测井所得的波形在时间和频率上都有重叠现象 ,这样在利用常规的滤波和时差分离方法处理时会遇到很大困难。但将基于Prony理论的频谱法时差提取应用于声波全波波形处理 ,可得到精确的各组分波时差值。本文研究讨论了Prony方法理论基础和频谱法预测理论 ,并进行了实际资料的处理。评价结果显示 ,在声波全波波形处理中应用频谱法时差提取是可靠的

    2004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堤坝防渗心墙的孔洞缺陷及其CSAMT响应特征

    奚先,沈远彤,韩世勤,李星,李宏伟,刘安平

    本文通过数值方法 ,进行了堤坝防渗心墙CSAMT响应的理论模拟。我们首先说明了在远场条件下由场源发出的电磁波近似是垂直向下的平面波 ;然后在远场条件下 ,详细研究了当防渗心墙上有各种不同深度、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充填 (充填泥土或空气 )的孔洞缺陷时的CSAMT响应特点 ,并从中总结得到了若干结论

    2004年01期 64-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瞬变电磁法中磁场的特性及测量方法

    苏朱刘,张交东,胡文宝

    本文分析研究了瞬变电磁法中垂直磁场的基本物理特性 ;给出了基于垂直磁场的全区视电阻率定义 ;分析了用超导量子干涉仪直接测磁场的有利因素

    2004年01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堤防隐患探测与监测技术展望

    冷元宝,任建东,王锐,赵圣立,朱文仲

    我国堤坝数量众多 ,质量参差不齐。利用各种物理探测手段查找堤坝隐患对保证防洪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堤防隐患监测系统也因其特殊的优越性被提上了研究与建设日程。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堤坝隐患无损探测和监测技术发展的现状 ,并对探测和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探测和监测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4年0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2.5维有限差分算法在井孔声场研究中的应用

    林伟军,张海澜

    本文介绍了 2 5维有限差分法的推导和计算过程 ,将它在轴对称井孔声场中的计算结果和用其他解析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得到了相当一致的结果。文中讨论分析了 2 5维有限差分法应用于井孔声场计算中需注意的问题 ,并指出应用 2 5维有限差分法可有效利用现有的微机资源解决一大类轴对称和非轴对称井孔声场计算问题

    2004年01期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灰岩溶洞发育区浅层瞬变电磁法找水效果

    严良俊,陈清礼,胡文宝,杨世松,刘云彪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为喀斯特地貌 ,灰岩出露 ,溶洞发育 ,地表持水性差 ,但地下暗河发育。本文介绍应用浅层瞬变电磁法进行岩溶水勘探的方法试验。试验中采用了旁侧效应小的中心回线测量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了时间域电阻率成像算法 ,获得了较高分辨率的电阻率剖面 ,在三条处理的剖面中发现了五个异常体 ,并按异常体的大小进行了等级划分。根据电法勘探的结果和水文资料综合分析 ,在一号异常上钻井至 75m深处出水。说明应用浅层瞬变电磁法进行岩溶水勘探是可行的

    2004年01期 83-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探地雷达在挡墙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付国强,彭苏萍

    结合检测实践 ,分别从探地雷达的概念、挡墙检测的理论根据、实现的技术流程和应用效果这几个方面 ,较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应用探地雷达方法检测挡墙是可行的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 ,具有可比的优越性 ,应用前景乐观

    2004年01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用应力波反射法检测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效果分析

    石林珂,王俊梅,孙懿斐

    应力波反射法在对工程桩的质量评价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针对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洛阳某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结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并对其进行了客观的技术评价

    2004年01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