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同伟;秦升杰;王向鑫;唐嘉陵;
深海浅地层剖面探测系统可以对深海海底地质剖面结构进行全海深、高效率、高穿透力的走航式观测,为海底科学探索、海洋工程、航道测量提供最基本的数据资料。首先介绍了浅地层剖面探测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然后系统介绍了EdgeTech、Teledyne(原ATLAS)、SyQwest、Kongsberg和Innomar等公司的6款典型商业化深海浅地层剖面探测系统,对声源频率、安装方式、波束宽度、工作水深、探测精度、穿透性、声源级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简要分析了国内发展情况。最后,结合深海调查的实际需求,展望了深海浅地层剖面探测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高效的参量阵声源、全海深探测、近海底探测和智能底质分类。
2018年05期 v.15 547-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5K] - 李慧龙;刘建军;姜丹;王洪锋;韩鹏;赵仲兴;
在海洋地震勘探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电子干扰噪音,由于现场设备众多,很难识别和排查,严重时,电子干扰会降低资料的信噪比,影响资料的品质。简要介绍了拖缆的作业模式,根据现场实际作业情况,分析了电子干扰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共炮点叠加技术来识别电子干扰,并总结了电子干扰的经验排查及解决方法。实际生产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识别排查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出电子干扰,找到干扰源并成功解决电子干扰问题。该方法提高了质量控制的精度,保证了资料质量,对海洋地震勘探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
2018年05期 v.15 55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5K] - 黄基文;
瑞利面波勘探中软夹层型地层结构是常见的病害结构,其危害性极大,是许多工程和地质灾害调查的目的层,历来备受关注。该地层结构条件下,高能量的高阶模态面波存在影响了基阶模态面波频散曲线的解释精度,为了采用基阶模态面波进行资料解释,则有必要研究分离高阶模态和基阶模态面波的方法技术。模拟软夹层型地层结构的多阶模态面波理论记录,利用二维数字滤波法分离高视速度的高阶模态面波,分析了滤波效果。结合软夹层型地层的工程实例,验证二维数字滤波法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二维数字滤波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运用滤波方法可对软夹层型地层中视速度差异明显的高、基阶模态进行有效分离。
2018年05期 v.15 562-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8K] - 王聪;巫南克;王世锋;
匹配追踪算法(Matching Pursuit,MP)通过在过完备原子库中寻找与给定地震信号匹配最佳的原子,将地震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原子的和。该算法实现了对地震信号的重构,突出了使地震剖面的有效信息特征更加突出。在实际资料应用中,传统匹配追踪算法(Matching Pursuit,MP)由于采样时间长度和剖面过大,存在计算速度慢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通过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进行多原子并行匹配,并采用拟合差代替内积来寻找最佳原子,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改进得到一种匹配追踪GPU并行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结果均表明本文的改进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2018年05期 v.15 567-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9K] - 石瑜;刘文明;
小窑采空区对地面工程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在小窑采空区探测中有很大优势。通过前期地质调查,设计相应的数据采集观测系统,进行精细数据处理,对小窑采空区进行三维立体成像,最后利用人机交互进行小窑采空区地震剖面和属性解释,划定小窑采空区边界,查明其上覆岩层赋存情况,从而为地面工程优化施工设计及提供安全保障。
2018年05期 v.15 573-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26K] - 曹雄伟;
在巨厚腐殖质区域,地震勘探采集项目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地面激发井中接收微测井的激发能量向下传播衰减严重,初至起跳不干脆;(2)表层松软且分布不均匀难以确定最佳的激发药量和激发深度;(3)巨厚的腐殖质对地震波的振幅衰减非常严重,接收到的地震勘探采集数据能量弱、频率低、信噪比较低。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微测井试验、炸药埋置深度和药量试验、检波器类型和埋置对比试验,以及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适用于巨厚腐殖质区域地震勘探采集的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该方法的实施,在巨厚腐殖质区域得到了高品质的地震勘探采集数据。
2018年05期 v.15 580-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8K] - 王大为;李列;李林;欧阳敏;杨文博;邓聪;吴涛;
常规的速度分析方法及时差动校正以双曲线同相轴为基础,只适用于偏移距小于或者等于反射界面深度的条件下。近年来南海西部海域部分地震资料的最大偏移距达到8 000m,覆盖次数达到160次,常规的双曲线同相轴的假设不能精确描述长偏移距地震反射同相轴的时距关系。为了提高长偏移距地震数据动校正公式的精度,本文以长排列的时移双曲线为基础,使用与速度无关的非双曲线走时方法实现对常规动校正公式大偏移距误差的修正,进而进行与速度无关的DMO(Dip Moveout Correction),最终实现了长偏移距地震资料与速度无关的叠前时间偏移,并在模型及实际数据测试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8年05期 v.15 586-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0K] - 俞小林;邱铁成;
地震子波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了地震数据的准确性与分辨率。当地震数据中产生较强的气泡效应的时候,就需要优先压制这些干扰。提出了一种较为罕见的海上单枪气泡压制方法,在常规压制方法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采用该方法将子波进行过滤压制,可以达到在保幅的前提下有效压制气泡效应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显著效果。
2018年05期 v.15 592-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8K] - 吕博然;刘雪芹;邢磊;李京涛;
新疆白杨河研究区的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地层在其西边界(莫湖台东界)处仍有分布,且西山窑组地层的煤层厚度较大,又无断层存在,由此可推断该组地层和煤层均是向西延伸至莫湖台研究区内的。旨在通过对莫湖台西研究区进行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研究,查明研究区内煤层主要赋存于侏罗系西山窑组上、下段,煤系地层总体构造形态由四个背、向相间的背斜和向斜构成,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较低,有两条主要的逆断层,初步了解了研究区内的煤层分布和地质构造,为进一步的矿产勘查提供了可靠依据。
2018年05期 v.15 598-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2K] - 卓启亮;宁刚;
在生产实践中很难采集到清晰的负反射数据,这使得很多人对地震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应用存在疑惑。本文利用二维声波有限差分方程正演得出了一个隧道超前预报模型的波场快照和单炮记录,通过对波场快照和单炮记录的分析,从理论上得出了负反射的基本特征以及负反射和界面位置的相对关系。通过对一组隧道超前预报实际数据的分析计算,证实了负反射确定界面位置的准确性,为超前预报利用原始资料进行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2018年05期 v.15 605-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刘明昌;廖伟;何刚;
我国水力资源丰富,多分布于西南地区。受青藏高原持续隆升的影响,使得西南地区形成高山峡谷的地貌景观和复杂原始地应力场,在这样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大规模地下洞室群,岩体卸荷松弛变形问题突出,成为制约西南地区地下洞室设计、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立足于近年来西南水电建设工程实践,结合实际工程物探检测成果,总结分析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洞室围岩卸荷松弛典型特征,针对岩体卸荷松弛区,分析整理各分区的差异,初步形成了一套高地应力条件下岩体卸荷松弛划分标准的方法体系,对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洞室工程设计、建设意义重大。
2018年05期 v.15 609-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5K] - 仇根根;彭炎;吕琴音;
设计了3个简单三维电性结构模型,通过模型三维正反演计算来对大地电磁法三维反演计算空间分辨率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大地电磁法对低阻体反应灵敏,对高阻体反应相对薄弱,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探测浅部、深部低阻异常体;大地电磁测深响应数据具有三维体效应属性,除了反应测点下方电阻分布情况之外,同时也包含测点周边电阻率分布信息,可较好地应用于区域电性结构调查;对于浅部异常体,尤其是低阻异常体,在测点控制区域范围内大地电磁三维反演计算具有较好的三维空间分辨率;对于深部异常体,仅在异常体具有足够尺度情况下,大地电磁三维反演计算才具有较好的三维空间分辨率;无论是浅部异常体还是深部异常体,在异常体具有足够尺度的情况下,即异常体的响应曲线在横向空间域和纵向频率域上具有一定的识别度,大地电磁三维反演计算可以较好地构建出异常体的结构形态,对于尺度不足够大的异常体,大地电磁三维反演计算可以较好地重建地下介质的宏观电性特征。
2018年05期 v.15 616-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1K] - 高鑫;
音频大地电磁法具有勘探效率高,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及铁路隧道勘察中,用以解决对断层、破碎带等地质问题的探测工作,效果显著,然而大地电磁反演解释仅限于二维反演解译,不能很好解决隧道工程地质的精细分析。以某工区隧道为例,进行音频大地电磁法极化特征分析,对比分析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成果,综合分析隧道工程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大地电磁极化特征可以有效揭示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同时可以反映隧道维性特征,结合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成果,更好地解释隧道工程地质特征。
2018年05期 v.15 625-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4K] - 孙旭东;
电磁流量测井属于水文测井内最直接、最可行的物探方法,测量范围较宽广,测量可靠,方法简单,将其方法应用于水文地质中,有较好效果。通过电磁流量测井,可以划分钻孔内各含水层的深度、厚度;确定钻孔内地层涌(漏)水部位的涌(漏)水量,估算单孔涌水量;查明钻孔中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并测定钻孔内水的流速、流向,计算各单层含水层涌(漏)水量,并计算Q=f(h)曲线以及Q(s)曲线等参数。针对电磁流量测井具体技术,本文介绍了电磁流量测井的测量方法、数据采集方式、资料整理及解释方法等,有助于详细了解电磁流量测井仪器及其实际效果,并在实际工程实践中进行了应用。
2018年05期 v.15 631-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6K] - 区小毅;黎海龙;杨富强;莫亚军;黄启勋;
广西德保钦甲铜矿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开展了许多年,但矿床深边部和岩体接触带区域工作程度较低。近年来,在该重点区域开展了较多地质工作,其中系统地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测、大功率时间域激电测深以及音频大地电磁法等物探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成果,证实了矿区深、边部仍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工作成果表明,上述物探技术方法组合在广西德保钦甲铜矿区寻找(半)隐伏矿是可行、有效的,能够更好地指导矿区下一步的地质勘查工作。
2018年05期 v.15 639-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5K] - 刘会毅;徐坤;国吉安;常钰斌;文博;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其开发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重、磁、电、震等地球物理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勘查手段在地热资源勘查领域被广泛应用。笔者在安徽坨湖地区应用重力和CSAMT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重力剖面拟合,CSAMT二维反演等手段,确定了控热构造的位置,圈定了热水赋存的有利空间,为钻孔部署提供了依据,发挥了地球物理方法在地热勘查中的作用。
2018年05期 v.15 648-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9K] - 秦长春;毛鹏宇;韩要记;宋晓蛟;马瑜;
地下管线普查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具有重大意义。在用电磁类地球物理方法探查热力、自来水等硬管类金属管线实际工作中,在管线弯头处会出现定位和定深不准确的问题。以实际工作为例,探索性地提出可以利用交汇法确定此类管线弯头处的平面位置,使用平均值法确定管线的埋深,从而解决管线弯头处定位、定深不准确的问题。实际应用检验证实该方法能快速、高效、准确地确定地下硬管类金属管线弯头位置和埋深,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和精度,方法有效可行。
2018年05期 v.15 65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1K] - 赵仲杰;潘永东;王治华;
目前我国在交通工程中大力建设隧道,且部分隧道已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出于安全考虑需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质量检测。简要介绍了应用冲击法对隧道衬砌结构进行检测的原理、模拟与实际应用效果。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对单层管片、管片背部黏结注浆层、管片背部砂土三种结构的模拟,得到不同情况下的冲击响应频谱图像与适宜测点。通过分析不同结构响应频谱图像上主频的大小来反映结构质量问题。与试验相结合,表明冲击回波法是检测隧道衬砌结构完整性的一个有效测试手段。
2018年05期 v.15 660-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6K] - 贠鹏;陈斯耐;付德俊;汤昌旺;
为了查明的滑坡体的滑动面形态和其边界等要素,结合运用瑞雷面波法和高密度电法两种物探方法对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某滑坡体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并简要介绍了该两种方法野外的布设情况及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通过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解译分析得到该滑坡体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基本查明了该区域的滑床位置、大小及滑动面的埋深等地层情况,验证了实施瑞雷面波和高密度电法调查滑坡体的可行性,为进一步认识滑坡及其治理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2018年05期 v.15 667-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