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地形的二维各向异性大地电磁测深数值模拟

    田红军;佟铁钢;

    以往主要在水平层状地表研究大地电磁二维各向异性系数对观测值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讨论同时存在起伏地形以及各向异性对二维大地电磁测深法中TM极化模式的响应。首先给出二维各向异性介质中TM极化模式的变分问题;其次用规则矩形单元对研究区域进行剖分,用双线性函插值对变分问题进行求解;最后在地垒、地堑地形下,改变各向异性系数模拟TM极化模式中视电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地垒地形对TM极化模式视电阻率曲线表现为低阻异常,地堑地形对TM极化视电阻率曲线呈现高阻异常,两种地形对观测数据的影响要远大于各向异性系数对观测值的影响。

    2015年02期 v.12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 西藏隆子县柯月铅锌矿区CSAMT法探测及解释

    邵攀;黄理善;敬荣中;曹军;

    对西藏隆子县柯月铅锌多金属矿床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法探测实验,结果显示已知含矿断裂构造相对围岩表现为明显的中低阻特点,并赋存在电阻率为400~800Ω·m的电性区。根据电阻率等值线分布形态,推断了含矿构造的深部展布,推断结果与后期钻孔工程揭露结果吻合较好。本次工作结果表明,当矿床或含矿构造具有一定规模、电性特征较明显时,利用CSAMT法对其进行深部探测能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法可在测区外围或邻近矿区系统开展。

    2015年02期 v.12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 瞬变电磁法在复杂条件下勘查地下岩溶水效果分析——以贵州大方县鼠场为例

    张西君;敖怀欢;杨胜发;周波;

    针对喀斯特地域复杂地质-地貌条件以及严重的人文干扰,着重讨论了瞬变电磁法在复杂条件下勘查地下岩溶水的野外工作方法和数据处理、解释方法,同时以贵州大方县鼠场岩溶示范勘查区为例,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解释,清晰查明勘查区的储水体与各种岩溶管道的空间分布基本形态,取得了良好的找水地质效果,既佐证了工作方法选择的有效性,又为在喀斯特地域复杂条件下开展小线框、大电流重叠回线装置的瞬变电磁法工作提供了例证。

    2015年02期 v.12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9K]
  • MT法在高放废物预选区的应用研究——以甘肃北山向阳山—新场地段为例

    万海涛;龚育龄;张华;

    简要介绍了MT测量围绕新场变质花岗岩体展开工作。首先根据地质资料,针对断裂或破碎带以及捕掳体进行了3D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和已知的地质概况选择了实际发射位置、测点距、测线长度和频段范围。用分析所获得的数据的原始曲线,对数据进行了再处理和反演。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探测预选区花岗岩深部地质构造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评价提供参考。

    2015年02期 v.12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隧道涌水处治中的应用

    张军;

    在隧道斜井施工涌水的处治过程中,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法对掌子面前方涌水的规模、涌水的来源方向进行预报,从而对隧道的掘进施工和防排水工作作出进一步的指导。通过对地形、地貌的观察及隧道掘进过程中地质情况的跟踪调查,结合大地电磁资料来预测洞室前方岩土工程地质状况,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工程保障。

    2015年02期 v.12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 瞬变电磁法及高密度电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康鸿文;柴新朝;

    采空区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为了防止采空区塌陷引起地面塌陷、房屋断裂等,必须在建设之前查明采空区的范围及塌陷密实程度,采用瞬变电磁法与高密度电法在测区内进行综合探测。本文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和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通过实例探讨了两种方法在采空区中的探测效果。

    2015年02期 v.12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 三维时间域激电法在新疆卡拉盖雷铜金矿勘查中的应用

    马为;林星;

    激电法可以圈定金属硫化物的矿化带,是实现间接找矿目标最直接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新疆昭苏卡拉盖雷铜金矿区资源潜力较大,为研究其成矿规律并确定下一阶段找矿方向开展了三维时间域激电法(3DIP)勘查。介绍了偏移单-偶极三维数据采集装置特点、应用方法及三维数据处理技术,并简述了矿区地质电性特征、工作仪器及参数。应用结果表明矿化蚀变的绿泥石片岩、铜金矿具有明显的高极化响应特征,以中低阻高极化特征圈定的综合异常经钻探见多金属硫化物和铜金矿脉,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2015年02期 v.12 17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 大功率激电在内蒙古多金属矿勘查的应用

    王猛;梁中朋;

    以电法勘探理论为基础,结合大功率激电方法在内蒙古某矿调中的应用,介绍了激电中梯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过程。通过激电中梯工作,圈定了3处激电异常,反映了埋藏极化体的存在,并结合该区化探异常成果,认为激电异常是寻找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大致确定了隐伏矿化异常区的范围和走向,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5年02期 v.12 176-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综合电法在南岭魏家钨矿深部勘查中的应用

    屈利军;李波;胡绪云;

    南岭魏家钨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北边,地理位置在湖南省道县境内,为了查清矿区深部可能存在的隐伏矿体、控矿构造等的规模和产状,在本矿区7号地质剖面线上投入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探、音频大地电磁测探及激电测深方法,以期有新的发现。通过对以上三种方法勘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中-浅部低阻异常特征基本一致,通过后期钻孔验证,发现在160~196号测段,埋深250~400m空间范围内存在钨锡矿和铜矿脉两条,其品位达到工业开采要求,证明了综合电法方法在该矿区深、边部地质找矿中的有效性。

    2015年02期 v.12 183-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泊松阻尼因子在预测高孔隙度砂岩中的应用

    秦德文;侯志强;姜勇;刘云;

    预测相对高孔砂岩是甜点预测的重要任务之一,利用叠后地震属性预测孔隙度的方法在远井的位置结果不理想,通过叠前反演得到的泊松阻尼因子属性(PDF)在检测高孔砂岩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发现:PDF不仅能识别砂岩,还与孔隙度相关性较高,非常适合应用预测高孔砂岩。在实际工区应用中发现PDF很好得刻划出了高孔砂岩(河道主方向)的分布特征,是一种定性孔隙度预测的新手段。

    2015年02期 v.12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发育特征调查中的应用

    董茂干;吴姗姗;李家棒;

    岩溶是石灰岩地区常见的地质构造特征,高密度电法具有测点密度大、信息量大、工作效率高等特点,用来探测石灰岩地区岩溶的发育特征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在云山布置8条高密度电法测线,采用的数据测量方法是温施1装置类型,分析了云山溶洞、地面溶蚀洼地、溶沟以及山体内暗河在地电断面上的显示特征和相对位置,总结了云山岩溶发育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探讨了云山岩溶生成的机理。实践证明,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岩溶发育特征是行之有效的。

    2015年02期 v.12 194-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1K]
  • 基于C#与Fortran混合编程的复杂角域地形影响计算

    辛会翠;耿嘉楠;徐志敏;王国方;

    电法勘探在资源勘查、环境调查等方面利用广泛,但勘探过程受地形影响严重。本文利用解析法以及组合叠加公式得到了复杂角域地形的视电阻率异常,利用Fortran语言实现的计算并给出了误差分析及与ANSYS数值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组合叠加可以获得复杂角域地形上的视电阻率异常。但是Fortran语言编程可视化胶南实现,本文通过txt文件实现了C#与Fortran语言的混合编程,设计了参数输入、结果输出界面,可以更方便地操作程序。

    2015年02期 v.12 200-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 岩矿石电性参数测定实验研究

    周新鹏;邹长春;乔祎;张璐;靳职斌;

    从现有地质找矿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可能影响岩矿石电性参数测定结果的测定装置和方法、仪器供电时间、断电延时、采样宽度等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不同类型岩矿石的饱和充电时间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进行了岩矿石放电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谈论,得出了地质找矿工作中岩矿石电性参数测定的一般性结论。

    2015年02期 v.12 205-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 地面高精度磁测在核电站选址中的应用

    艾虎;武永强;焦智伟;王泽霞;

    海兴小山地区浅部为巨厚未固结的第四系河湖相松散沉积物,火山岩零星发育,多为玄武岩类。火山岩岩体力学性质稳定,可作为核电站大型基建工程的有效承载层。因此,本次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勘察,有效地圈定了磁异常分布范围,推断解释了浅层火山岩的性质,经钻孔验证有效揭露到了浅层玄武岩。

    2015年02期 v.12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 重磁电联合勘查深部铁矿方法试验研究

    李倩;李建国;王万银;周新鹏;

    山西省临汾东亢勘查区矽卡岩型铁矿埋藏深度达1380余米,仅开展的常规的磁测和钻探验证工作,难于查清深部铁矿(化)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此次深部铁矿勘查方法技术试验与研究工作目的,是运用综合物探的手段查清深部铁矿(化)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钻孔勘查提供详细的地球物理依据。系统全面地进行了该区岩矿石地球物理特征分析,优选高精度重力、高精度磁测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技术组合开展试验研究,利用多参数、多物理场进行联合反演和综合分析,试验研究工作取得如下良好的勘查效果:各种方法的异常均有清晰的显示,尤其是高精度重力勘查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大进展;重磁电联合反演技术研究和综合解释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真正地实现了重磁资料的2D-2.5D的反演;对研究区深部铁矿(化)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2015年02期 v.12 218-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5K]
  • 断层模型约束反演在MTH地区煤层横向预测中应用研究

    李元杰;单蕊;

    利用相干体确定断层平面的走向特征,在剖面上采用井点处断点引导小断层解释,准确落实其空间位置,并建立精细的断层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断层约束反演技术,进行煤层的横向预测。MTH地区实例表明,基于断层模型约束反演技术的煤层横向预测方法,可精细描述煤层变薄带、分叉合并带、厚度变化等赋煤状态。

    2015年02期 v.12 225-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使用锤击震源的小折射表层调查中的采集参数试验

    吴曲波;曹成寅;

    针对二连盆地地表平坦、横向速度变化小以及炸药震源对环境污染大等实际情况,开展使用锤击震源的小折射采集参数试验,通过分析试验记录总结了一套适用于该区的小折射采集参数,采集的原始数据质量能够满足该区表层调查的要求。使用大锤作为小折射勘探的震源,既减小了以往炸药震源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了野外施工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015年02期 v.12 229-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 时移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永安镇油田Y3断块开发中的应用

    曾婷;桂志先;施洋;王艳飞;

    时移地震属性分析是现代油气藏动态监测和评价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本文利用永安镇油田Y3断块地区的实际四维地震、地质、测井、岩心、生产动态等数据,首先消除非油气藏对地震属性的影响因素,然后在岩石物理分析和地震正演的基础上,提取合适时移属性,对不同时间采集数据提取的叠后属性进行优化处理,开展时移前后差异属性和属性差异的提取和优化分选技术研究,最后总结归纳出时移前后反映油藏变化的敏感属性,并结合研究区已有的地震勘探以及油气藏信息,对目的储层的剩余油分布进行展布预测,研究出适用于该地区时移地震的综合属性分析技术。

    2015年02期 v.12 234-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 水域地震反射波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林孝城;

    简要地介绍了水域地震反射法的基本工作方法、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及其在水域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通过该工程实践,基本探明了工区内的地层结构、基岩面起伏以及断裂分布情况,并形成多种成果图件。实践证明,水上高频、高密度多次覆盖的地震反射波法高效、经济、有效,地震反射波法几乎是水域物探方法的最优选择。

    2015年02期 v.12 240-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 砂岩型铀矿勘探中的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方法

    潘自强;徐贵来;吴曲波;李子伟;

    近年来,地震勘探技术在砂岩型铀矿勘探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砂岩型铀矿勘探区地震资料分辨率与信噪比,提高地震成像质量,本文对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研究,主要包括静校正、叠前叠后去噪、反褶积、速度分析、偏移等处理过程及相关处理参数的试验。对伊犁盆地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建立了合理的处理流程,同时对比了相同测线新老剖面处理结果,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数据处理方法流程切实可行,明显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与信噪比。

    2015年02期 v.12 246-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0K]
  • 地震计标定及特性分析应用研究

    江晓涛;杜兴忠;杨正刚;廖际仁;胡兴尧;

    地震计的参数是进行地震波形反演、地震震级确定的基本资料,其性能指标影响着地震数据产出的质量。地震计标定时,初始点位置的选取直接影响对仪器性能好坏的判断。本文以某水库地震监测台网中1个台站标定为例,通过检验和测定地震计标定过程中通频带平坦程度、三分向幅度响应一致性、频带范围、周期阻尼等参数,详细讨论了标定过程中起始点位置的选择原则及影响周期、阻尼计算结果的因素。

    2015年02期 v.12 254-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地震散射方法在注浆效果检测中的应用

    蒋辉;柳超;贾超;侯景方;

    注浆作为保障地下工程安全的主要措施和辅助施工工艺,对地下工程及其周边建筑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注浆效果的检测是行业内共同的难题,为探索注浆效果检测的有效方法,文中在比较现有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发现地震散射方法能够提供对注浆效果敏感的地震波速分布,以波速为依据能判定注浆效果好坏,确定残留缺陷位置,并且该方法还具有分辨率高、勘探深度大、经济高效、不损坏路面,对交通干扰小的优点,是城市地下工程注浆效果检测的首选方法。

    2015年02期 v.12 260-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 常规工程物探方法在深水井场调查中的应用与思考

    刘宾;龙黎;张振波;薛志刚;轩义华;

    随着近几年南海东部海域钻探越来越多的深水井,深水井场调查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深水井场调查作为深水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面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潜在灾害因素,深水井场调查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结合深水井场调查实例,分析和对比了常规工程物探方法和深水工程物探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利用常规工程物探方法在南海东部深水勘探成熟区井场调查中的应用条件。

    2015年02期 v.12 26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 物化探测网坐标批量导入手持GPS的方法研究

    李沆;姚文;王华军;张刘;罗方兵;

    传统的物化探勘探中,一般是运用手工逐点输入测网内测点坐标实现批量导入,该方法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长期实际工作中,利用Excel、GIS Office和MapSource等软件,生成GPS自带软件MapSource数据交换格式GPX文件,实现了快速高效地向手持GPS批量导入测量测点数据。以云南北衙地区为例,证明了该方法操作简便且实用性强,能弥补无法批量导入测点坐标数据的缺陷,极大提高了野外工作的便利。

    2015年02期 v.12 272-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 绿泥石衬边成岩相有效性测井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长8为例

    王磊;齐真真;杨宁;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某地区长8段储层绿泥石衬边成岩相中绿泥石类型、绿泥石衬边成岩相抑制石英次生加大的机理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连续定量计算储层的绿泥石含量、主要粒度平均值,建立视覆盖率的计算模型、方法和以视覆盖率为标准的绿泥石衬边成岩相有效性识别图版。利用该图板对研究区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通过与扫描电镜鉴定结果对比,验证了图版的准确性。

    2015年02期 v.12 276-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