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物理资料非线性反演方法讲座(十一)模拟原子跃迁反演法

    师学明;王家映;

    模拟原子跃迁反演法源于原子物理学,它模拟了物理学中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物理过程。模拟原子跃迁反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中的反演目标函数生成目标能级函数,然后通过能级跃迁过程使模拟的系统最终达到系统能级最小值的过程。模拟原子跃迁反演法是利用了地球物理反演问题求解过程与原子中能级跃迁过程的相似性建立的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本讲座概要地介绍了模拟原子跃迁法的基本原理、目标能级化过程、能级跃迁、模型搜索及解的接受准则及模拟原子跃迁法的实现过程,并给出了模拟原子跃迁法对典型测试函数和大地电磁资料反演,最后总结和归纳了模拟原子跃迁法的特点。

    2010年02期 v.7 127-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 CSAMT在柳州沙塘地区地热资源远景评价的应用

    朱国器;何军;王同庆;

    地热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能源,逐步受到世人的瞩目,国内许多大中城市为开发利用地热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西柳州市地处广西中部,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地热资源的开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及需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根据柳州市地质构造和地温场特征以及热源、热储等条件进行初步分析,并通过对柳州地区综合物探勘查资料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结合地震勘探成果、石油钻井等地质资料的综合解释,来推断勘查区内地质构造及大地岩性空间展布特征,从而对柳州市地热资源远景做出充分的评价。

    2010年02期 v.7 13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 日全食对大地电磁场影响的研究

    谢雨阳;胡祥云;廖国忠;王程;李炎;程远志;

    大地电磁测深法(Magnetotelluric,MT)是利用空间中分布广泛,频率范围很宽(10-4~104Hz)的天然交变电磁场进行测量的一种频率域电磁测深法。其所直接测量的天然大地电磁场具有结构复杂性,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多变性,所以研究大地电磁场的成因,组成及变化对提高大地电磁测深法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期间在武汉近郊采集的MT数据来分析研究日食效应对大地电磁场的影响,其特征表现为:①大地电磁场振幅极小值出现在食甚前约2h。②日食期间大地电磁场振幅与变化幅度都会减弱。③日食活动主要影响4~0.1Hz范围内的电磁波。

    2010年02期 v.7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

    郭有刚;刘峰;王斌武;侯跃新;

    黄土高原第四季覆盖层厚,地表冲刷厉害,沟壑分布密集,给采空区勘探带来了诸多不便。瞬变电磁法的大定源回线装置具有一次布线、多点测量的优点,克服了该缺点。另外此方法还具有工作效率快、测量成果分辨率高等优点。高密度电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横向、纵向分辨率高的特点,有效地印证了瞬变电磁法的结果,提高了勘探结果的可信度。

    2010年02期 v.7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兰新线达坂城隧道勘察中应用

    沙振海;

    随着隧道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的发展进步,长隧道、特长隧道、深埋深隧道工程必将越来越多,这对隧道勘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以达坂城隧道音频大地电磁勘察为例,介绍了音频大地电磁的原理,数据采集和解释技术,并对达坂城隧道勘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长大隧道勘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和方法。

    2010年02期 v.7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m序列在电法勘探上的应用初探

    刘义国;董浩斌;刘雪军;何展翔;

    基于m序列的基本特性和相关函数及其频谱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将m序列应用于电阻率法勘探的方法,初步探讨了在不考虑复电阻率情况下利用m序列互相关函数的频谱辨识电阻率的原理。在现有电法仪基础上改造得到的实验样机,通过电阻测试和野外测试与直流电阻率法对比,对辨识原理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序列的电阻率法对电阻率有很好辨识能力,能有效地抑制噪声和自然电位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010年02期 v.7 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露天铁矿采空区探测的研究

    门业凯;杨义彪;席晓凤;王恩德;贾三石;付建飞;

    露天铁矿开采区地下浅部大量采空区的存在,给矿山的人员及生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为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对采空区进行精确探测。由于高密度电阻率法较常规电法具有信息丰富、精度高的特点,运用该法对露天铁矿采空区进行探测,结合数据反演断面图,在地下50m的范围内,共划定采空区四处,并精确划定采空区顶底板深度、水平范围和展布方向,为矿山的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并且在分析采集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视电阻率识别模型及其主要特点,为地下采空区的划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0年02期 v.7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 高精度磁法数据网格化方法的选取

    葛志广;宋俊杰;

    绘制等值线平面图时,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采用不同的网格化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绘图效果。美国Golden软件公司的Surfer软件是一套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运行的二维和三维图形绘制软件,可以利用它绘制等值线平面图。它提供了包括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克里金插值法、最小曲率法等十二种插值方法,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插值需求。根据地球物理特征及数据本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网格化方法,有利于正确研究、分析目标体。以某铁矿区所做的高精度磁法为例,说明不同网格化方法的应用效果。

    2010年02期 v.7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 地震映像法在齐岳山隧道岩溶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周斌;师学明;杨杰;武永胜;

    岩溶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质隐患。岩溶与周围围岩存在密度,介电常数,波速等物性差异,使得可以用地球物理方法来对其进行探测。本文介绍了在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平导右边墙上用地震映像法进行隧道岩溶的探测情况,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研究表明地震映像方法是一种高效快捷的物探方法,不仅可用于铁路公路隧道隧底的岩溶勘察,也可用于隧道边墙外的岩溶勘察。

    2010年02期 v.7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 TSP203在灰岩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与探索

    牟元存;王光权;王树栋;

    TSP203(Tunnel Seismic Prediction)系统是由瑞士Amberg测量技术公司专门为隧道施工阶段超前地质预报而研发的一套设备。通过笔者单位的TSP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发现对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的宽度范围、节理裂隙密集带等不良地质体TSP法能较准确地预报,但是在灰岩地区针对岩溶的准确预报存在一定困难,隧道施工因为在可溶岩地区而引发的各种灾害地质情况也时有发生,对隧道内的施工作业人员及设备构成很大威胁,所以准确预报隧道内掌子面前方的岩溶发育区域迫在眉睫,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总结,在针对岩溶的准确预报方面笔者积累了部分经验,本文通过TSP在灰岩地区几个不同地质模型上的成功预报案例来详细讲解灰岩地区隧道施工中对岩溶的预报情况及其在长距离预报中的指导意义。

    2010年02期 v.7 177-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 D+处理在CSAMT曲线编辑中的应用

    张军;

    在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的数据进行处理时,采用D+处理,该方法在资料处理过程中可以对电阻率曲线和相位曲线同时进行相关联的编辑,这样将不会破坏两者之间的物理关联关系,从而使得数据编辑更可信,而且该方法还可加快数据的处理速度,减少了在处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干扰。通过实例讲述了D+处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并通过各类反演结果的对比,证明D+处理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曲线编辑处理方式。

    2010年02期 v.7 185-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 基于小波域从叠前地震数据提取地层品质因子Q

    袁恩辉;顾汉明;

    结合小波理论,利用地震波在黏弹性介质中的吸收衰减传播规律,在小波域以修正的复Morlet小波为基本小波,实现了从叠前炮集和共中心点道集地震数据,提取等效地层品质因子,然后通过剥层法估算层品质因子。文中采用地面地震正演记录和实际海上地震资料试算,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方法正确可行,可靠有效,最后提出改善效果的措施和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0年02期 v.7 190-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 超声脉冲回波在隧道衬砌结构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

    全朝红;陈程;龚术;

    简要介绍了应用超声脉冲回波法对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超声脉冲回波法可通过频谱、振幅以及反射波的相位分辨空洞、裂隙和不密实处,能及时、快速地发现衬砌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为工程质检和评价提供依据,是一种能很好地对衬砌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的无损检测方法。

    2010年02期 v.7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 探地雷达在隧道施工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陆礼训;邓世坤;冉弥;

    简要介绍探地雷达应用于隧道施工超前探测中的工作原理,总结探地雷达应用于隧道施工超前探测中的工作流程。以福州绕城高速公路超前探测应用为例,在整个隧道掘进始末,采用加拿大Sonsor&Software公司生产的EKKO IV低频探地雷达探测,同时结合开挖掌子面详细地质素描等工作综合判定,对开挖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探测。经开挖跟踪验证,证实探地雷达技术能有效避免隧道内空间狭小、干扰多等不利因素,能快速高效地预报开挖掌子面前方的断层破碎带,准确对掌子面前方围岩类别进行划分,为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进度,减少工程隐患提供科学依据。为探地雷达在隧道超施工超前探测中的应用和推广积累一些经验。

    2010年02期 v.7 20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内蒙花敖包特银铅锌矿床高精度磁测找矿模式

    王文龙;张凤林;

    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在花敖包特银铅锌矿区及外围找矿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在第四系覆盖较高的地区,运用该方法找矿具有分辨弱磁性能力强以及勘探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对矿区不同地段的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与解译,总结并建立了矿区高精度磁测地球物理找矿模式,为矿区及外围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依据。

    2010年02期 v.7 207-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 综合物探在高家村超基性杂岩体隐伏矿勘探中的应用

    肖宽怀;

    高家村岩体原始岩浆分异充分、分相较好,具有寻找熔离矿体的有利特征。本文将CSAMT、高密度电法探测与重力、磁法探测结合,探明了岩体与围岩的分界。为划分岩浆岩体的分相提供物性依据,查明隐伏矿体的可能分布范围和深部变化特征及产状,为进一步探矿提供了依据。

    2010年02期 v.7 214-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 内蒙古花敖包特银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与物化探勘查进展

    张凤林;谢振玉;

    花敖包特铅锌银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银多金属成矿带上一重要矿床。自2000年通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与激电测量发现本矿床以来,相继对该矿床进行了一系列地质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有效勘查,包括通过各种地质方法揭示矿体成矿规律、探查矿体控制要素,运用物探勘查技术(高精度磁测、瞬变电磁法以及激电测量等)、化探勘查技术(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及深穿透地球化学技术等)以及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矿区深部及其外围进行勘查,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通过这些勘查研究显示本矿床在深部和外围仍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2010年02期 v.7 220-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管线竣工测量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汉春;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下管线普查完成、信息系统建立后,管线竣工测量是动态更新的重要数据源。介绍介绍了广州市管线竣工测量的工作流程与特点,基于Visual FoxPro 8.0的管线数据处理系统的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的过程,具体阐述了管线库总表、物探数据表等数据库的生成,介绍了利用Appwiz.vcx类库创建主程序、菜单,利用toolbar类库创建工具条,录入、查询、查错、编码链、图上点号自动填写和成果表打印等表单的设计,对部分关键技术及代码作了说明。

    2010年02期 v.7 226-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 轮南油田水淹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张波;周新帮;

    轮南油田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采油期,为了配合油田的高效开发及挖潜工作,对轮南油田水淹层的测井响应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水淹层在电阻率、自然电位及核物理性质等方面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岩心分析及生产动态资料,建立了评价轮南油田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的剩余油饱和度结合含水率,对该油田水淹级别与标准进行了合理的划分,通过实际资料的分析与处理,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较为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2010年02期 v.7 23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 断陷湖盆滩坝砂体预测方法——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为例

    唐东;

    在滩坝砂体薄储层预测方面,单纯的应用地质分析方法和地震预测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建立一套适用于现有资料和技术条件下的薄互层储层预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为例,提出了基于滩坝砂体成因层序特点的地质-地球物理综合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层序地层研究,明确滩坝砂体发育区;其次,分析滩坝砂体的地质-地震响应特征,选择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和地震属性参数组合;最后,对目标层段进行多属性分析确定有利相带,井震结合精细描述滩坝砂体。应用该方法,对东营凹陷沙四段滩坝砂体的预测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地质分析与地球物理技术的综合应用是预测描述薄互层储层的有效途径。

    2010年02期 v.7 238-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GPS高程转换中的应用

    周理含;

    GPS高程是基于WGS84椭球的大地高,而实际工程中所需的高程一般是基于似大地水准面的正常高,两者相差一高程异常。本文结合某GPS控制网控制点的高程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结合径向基核函数(RBF)对高程异常进行拟合,从而实现GPS高程向正常高的转换。与二次曲面拟合法的转换结果进行比较可知LS-SVM法具有更高的转换精度。

    2010年02期 v.7 243-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基于HIS变换的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

    肖玉环;黄伦春;刘晓燕;王媛媛;张红英;

    HIS变换法是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把RGB彩色变换到HIS域,并且建立这样的假设,即亮度分量反映原图的亮度信息,色调分量和饱和度反映原图的彩色信息。这样亮度分量直接被高分辨率图像替换,融合效果就会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

    2010年02期 v.7 248-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加权二次曲面GPS高程拟合的应用及其程序设计

    汪利;杨帆;

    在工程实践中需要将GPS所测得的大地高转换为工程上所采用的正常高,由于重力数据的缺乏,常用的转换方法为GPS高程拟合法。GPS高程拟合的方法有很多,现在已有的二次曲面拟合模型和加权平均值模型的基础上,以距离平方的倒数定权,提出了加权二次曲面拟合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另外,为了减少手工计算量,设计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2010年02期 v.7 25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襄十高速公路古滑坡体复活机制与工程治理

    许智勇;余红安;

    针对滑坡工程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以襄樊至十堰高速公路古滑坡体为例,阐述了古滑坡体的工程地质条件、结构组成及发生与发展过程,提出了全面规划、分期实施,通过变形观测与动态设计,适时调整工程治理措施与方案。

    2010年02期 v.7 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 一种评价加重泥浆沉降稳定性的测试装置研究

    刘浩;乌效鸣;蔡记华;范运林;阮高;

    在高压地层中钻进,通常使用专门的加重剂来增加泥浆的比重以平衡地层压力。但在实际应用当中,确定泥浆对加重剂的悬浮效果好坏是加重泥浆使用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根据加重剂在泥浆中沉降时会使泥浆的液柱压力发生改变的作用原理,专门设计了一套测试装置和评价标准,并认为加重泥浆沉降稳定值K在不大于2.81的情况下,泥浆对加重剂的悬浮效果合格。该测试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精度较高,实用性强等优点,在施工现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10年02期 v.7 261-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室内十字板与原位十字板差异浅析

    刘永胜;肖海;祁丽华;

    十字板室内剪切试验在国外应用广泛,但国内尚无规范可循。以大连海上勘察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及原位十字板剪切强度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求两者相关关系,并就造成两者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室内十字板试验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借鉴。

    2010年02期 v.7 265-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