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Delaunay剖分和高斯小波函数的地球物理数据规格化

    刘国峰;孟小红;张颖;

    在地球物理数据的采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数据的稀疏或不规则,很难直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解释,因此,地球物理数据的规格化就成为数据处理解释前的重要一步。本文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将Delaunay剖分和高斯小波函数结合起来进行地球物理数据的规格化,经过大量的理论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显示,该方法比基于剖分的同类算法精度高,运算速度快,能够取得比较好的规格化效果,为数据资料的进一步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5年06期 403-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 倾斜断层面上的折射波时距曲线特征及解释方法对比

    钱玉贵;顾汉明;

    地震折射波法以其能够确定折射界面的速度而广泛用于工程地质勘查中,但因其解释受到地表条件及界面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多解性。本文推导出倾斜断层界面上的折射波时距方程,设计不同类型的断层模型,正演计算出折射波传播路径及时距曲线,进而分析断层对折射波的影响,用以作为指导野外实际数据解释的理论依据。同时,采用t0-差数法和哈雷斯法解释得到速度和深度,通过比较分析其与理论模型的误差,分析了解释方法的适用性。

    2005年06期 408-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电阻率单极-偶极测深法勘查溶洞的研究

    雒志锋;朱向泰;穆建强;张亚东;欧阳军装;

    碳酸盐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碳酸盐溶隙中。本文介绍了电阻率测深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根据常规对称四极测深方法工作效率低的客观事实,提出了应用单极-偶极装置测深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由推导出的点源半无限介质导体球电阻率公式,说明了三极测深方法具有理论依据,详细介绍了电阻率法单极-偶极装置特征,可以解决诸如含水层情况,埋藏深度,贮存地下水的断层破碎带等水文地质问题。根据多孔灰岩和含水层电阻率特征,在工区开展电阻率测深法具有物性前提,结合实例说明该装置测深勘查溶洞具有较好的地质效果。

    2005年06期 413-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地震资料多次波处理

    徐文君;於文辉;卞爱飞;

    对于多次波压制,前人做了很多工作,并已开发了多种多次波压制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合理地选取压制多次波的方法,是获得高品质的地震剖面关键。不幸的是,并不存在最优的多次波压制技术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有些情况下,简单的常规多次波压制方法反而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多次波压制方法的优劣;同时,笔者利用几种多次波压制方法的优化组合,获得令人满意的多次波压制结果。

    2005年06期 417-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8K]
  • 瞬变电磁数据采集、解释软件系统研制

    王华军;梁庆九;

    介绍与CUGTEM200X型瞬变电磁仪配套的数据采集、解释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采用VC++6.0与Matlab混合编写,具有友好的Windows用户界面,易于操作。系统由两部分组成:采集程序在野外控制仪器,完成数据采集和简单的处理,便于实时监控;解释程序在室内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处理,并给出更精细的地球物理解释。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与仪器紧密配合,大大提高了野外的工作效率;解释成果图件多样化,便于综合解释。

    2005年06期 425-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 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解释方法综述

    章雄;潘和平;骆淼;李清松;赵卫平;

    基于国内外测井界对于致密含气砂岩测井解释进行的大量探索和研究,对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且探讨了微裂缝的识别方法及其意义。最后总结了现有方法的特点,给出了致密含气砂岩测井解释的建议。

    2005年06期 431-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超声波测定混凝土结构强度及厚度

    马振波;董建雄;

    对混凝土内部结构质量进行超声无损检测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内部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混凝土结构强度与厚度的超声波无损检测关键在于准确识别直达波、反射波的起点。本文利用物理模型实验的方法,对所得到的各种波的波形特点进行分析验证,并最终将混凝土厚度、强度的多种观测方法应用于中国地质大学隧道的无损检测,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005年06期 437-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水上高密度地震映像法勘探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王永;王治华;仇恒永;曾来;夏学礼;

    简述了水上高密度地震映像法的原理、使用的仪器设备和数据采集方法,结合实例介绍了水上高密度地震映像法勘探在水利枢纽闸底板基础损坏程度探测、河底抛石厚度和范围调查、河(湖泊)底淤泥厚度探查及在寻找水底障碍物中的应用效果。在检测水利枢纽闸底板受损程度时,采用了瞬时频率和振幅频率谱特征进行综合解释。

    2005年06期 442-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 TSP203系统在岩体分级中的应用研究

    李华;朱自强;李键;

    从工程岩体分级的发展状况出发,介绍了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的三种岩体分类方法以及TSP(TunnelSeismic Prediction)203系统所能提供的有用信息。通过比较各种岩体分级方法所考虑的基本参数,探讨其与TSP203系统相结合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TSP203系统与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相结合的有效性。

    2005年06期 449-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奎屯南构造成像中的应用

    秦军民;范美丽;吕应臣;王银虎;

    奎屯南背斜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三排构造带。由于山前带地质条件复杂,地层速度横向变化大,常规处理地震资料难以可靠落实该构造。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能够克服常规处理技术的缺陷,是落实复杂地质构造的重要手段。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可靠落实了奎屯南背斜构造,钻探结果表明效果显著。通过本次处理与研究,获得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引起准噶尔盆地南缘速度异常、地震勘探难度大的几个因素等结论。

    2005年06期 454-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 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激发技术研究

    程洪涛;黄用勤;胡仁东;

    在黄土塬地区,黄土层很厚,土质疏松,厚度纵横向变化剧烈,对地震波的吸收和衰减严重,而且还因含水程度及岩性差异产生明显的多次波以及沟塬之间巨大高差形成的次生干扰、侧面波等干扰波,记录信噪比极低。因而合理有效解决黄土塬地区的激发问题极具研究价值。对激发因素的选择采用了基于表层结构模型的激发参数选择方法,对工区范围内的激发条件划分区段,有针对性地选择激发方式和激发参数。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地区的特殊地表地形特征,采取高精度的激发井深、药量和震源耦合的优化选取。其中激发井深选择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即在选定激发井深时考虑虚反射界面深度、地震信号频率与炸药爆炸半径的关系以及采取多井组合的方式。采用组合井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提高下传能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有效波的振幅。

    2005年06期 460-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 PC CLUSTER地震资料处理系统集成与应用

    姚树新;陈华;

    联网微机、并行中间件、实时监视和自动部署是构成PC Cluster的四个基本要素,本文探讨了如何根据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特点集成PC Cluster地震资料处理系统,提出了利用开放源带码项目进行软件集成的概念。通过应用实例对比分析了PC Cluster地震资料并行处理效率,得出网络I/O与扰动是影响PCCluster性能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2005年06期 466-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 一种数学方法在现场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张云;骆淼;董震;

    在油田资源勘探开发的过程中,如何获得准确而完整的地质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做现场地层对比的工作时,如何提高地层对比的准确性,减少录井人员在现场对比层位时因人为因素所带来的误差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数学方法在现场地层对比中的应用,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005年06期 472-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基于_NET的GIS地图符号库的设计和实现

    毋丽红;邓曙光;

    地图符号是数字制图的基础,尤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内容的表达离不开地图符号,本文对比分析了目前一些地图符号库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结合地图学、地图符号化的基本理论,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关系数据库理论和XML技术,在NET平台下设计了GIS地图符号库系统。该系统具有通用性和开放性,可以实现多个平台的地图符号数据共享。

    2005年06期 475-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第1期至第6期总目录

    <正>~~

    2005年06期 479-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