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永辉,吴健生,万明浩
由于单一物探方法的局限性,地下管线的探测精度已难以满足目前岩土工程施工的要求。通过对管线仪特征比值定深法的分析,获取了特征比值与管线深度变化的关系;以此将探地雷达与管线仪探测数据建立起联系及相互约束关系,提出了二种探测数据的联合反演解释方法,并采用可视化编程工具实现了相应的综合解释模块。数值模型及现场实测数据的解释结果均表明,在反演过程中实现两种物探方法的综合解释,明显地提高了对地下管线埋置深度及水平位置的判定精度。
2005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 谢昭晖
探地雷达的资料解释过程主要是通过分析探地雷达接收到的有效反射电磁波的特征来推断被测地下介质的空间分布状态。不同的地下目标体对高频电磁波具有不同反射特性,表现在探地雷达探测图像上具有不同的图像特征。本文经过对层状介质、地下管道、CFG桩、碎石夯扩桩、水泥土桩和洞穴等典型地下目标体的雷达图像特征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它们各自的规律和特点,以指导我们在工程勘察、地基基础检测和其它各类工程探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各类地下异常体的探地雷达图像,为最终进行正确的地质解释打下基础。
2005年0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 王传雷,沈博,祁明松,李大明
本文介绍所定义的介质效应是指同一磁性体、在同一位置、同一测量高度,仅仅是其周围介质不同及介质的运动状态改变(空气、静水、扰动水、静盐水、扰动盐水),所引起的磁性体场源磁场分布出现差异的物理现象。文中介绍了从勘察工程中发现介质效应现象后的思考和认识过程,以及通过模型实验证实介质效应这一物理现象存在的研究工作。在磁法勘探的教材中,通常将磁性体场源的周边介质视为背景场,不考虑介质对磁性体场源磁场分布的影响作用。介质效应现象的发现和证实,对地球物理学、磁性物理学等诸方面研究、对水下磁性目标的搜索、定位及对海洋磁测等水域磁测工程的应用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未得到必要的重视,没有可直接借鉴的文献资料。因此,本项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2005年01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刘瑞德,梅岩辉,黄力军
电性源瞬变电磁法是俄罗斯等国家油气勘探的主要手段,国内相关解释和应用技术研究较少。在现有条件下,瞬变电磁法观测的是场源变化在接收线圈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但是利用感应电动势计算全区电阻率往往出现双解或无解现象。实际计算中将实测的感应电动势转换成磁场,利用磁场计算全区视电阻率和电阻率反演。目前瞬变电磁反演主要采用“烟圈”反演方法,“烟圈”反演方法把感应涡流场在地表引起的磁场看作为地下各个涡流层的总效应,并认为近似等效于向下传播的一个个简单的电流环,地表瞬变电磁响应可以由某时刻地下的镜像电流环作为源来进行计算。文中给出电性源瞬变电磁测深一维“烟圈”反演解释方法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2005年01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付丽华,李宏伟,张猛
对于被乘性和加性噪声污染的谐波信号,现有的循环统计量方法是基于Fourier变换实现的,但其频率分辨率不高。本文从确定性的信号模型出发,利用小波在时频分析中精细和灵活的特点,提出了谐波信号小波变换的规范化量图的方法,并建立了该规范化量图与信号参数之间联系。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复杂噪声背景中的谐波恢复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方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
2005年01期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 余才盛,金润新
从岩石电阻的体积模型入手,得到孔隙率经验公式,然后根据“充填系数与孔隙率一致”的概念给出充填系数的表达式。简要介绍了 K剖面法计算充填系数的方法原理,结合工程勘测实例,综合论证这种方法的实际可行性和应用效果。
2005年0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曹中林,昌彦君,何展翔
在复电阻率法的数据解释中,根据振幅或相位频谱响应来反演Cole Cole模型参数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引入郭涛算法(演化计算的一种),研究了复电阻率法中各分量频谱的反演效果,分析了不同目标函数形式对频谱反演结果的影响,并且把它与马奎特算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一个Cole Cole模型和用于同时模拟电磁和激电效应的两个Cole Cole模型的反演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不严重,不易陷于局部极小值,收敛较快,精度高,而且能允许观测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
2005年01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程村
如果把平面曲线隐式地表示成曲面的水平线,由这些平面曲线的演化可得到相应的曲面的演化。本文将这个方法应用于图像插值。图像插值是指对图像中数据丢失的局部区域进行填充,以恢复图像的完整性和视觉效果。本文用Snake的内部能量作为图像水平线的先验模型,由它的梯度下降流得到关于图像曲面的演化方程。用这个方法进行图像插值的几何意义就是用光滑曲线连接图像的水平线。已有的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插值方法只能用直线水平线模型,用Euler弹性曲线模型刻画水平线又因为次数太高而不能直接优化。Snake的内部能量模型和Euler弹性模型的几何意义是相似的,但前者可以直接优化。试验表明,本文的插值方法在相当的时间内可以的到更逼真的插值结果,对边缘有很好的保持。
2005年01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徐建辉,胥兵
数据交换是国土资源信息建设的首要解决难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常用的GIS软件MAPINFO数据格式与中国地理空间数据格式;然后从分析入手对比了两种数据格式之间的差距,研究出MAPINFO数据格式基于中国地球空间数据格式的转换方法并进行转换程序的编写和实现;最后应用于实际情况并看其转换效果。
2005年01期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钟宏伟,胡祥云,熊永红,肖柏勋
锚杆锚固技术作为各类地下工程及边坡护理的主要手段,已在交通和水电站建设等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其锚固质量和运行状况的无损检测已被提到议事日程。声波检测技术是目前主要的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锚杆锚固质量声波检测技术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指出其理论研究工作的严重欠缺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还强调了模型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出理论研究应与模型实验紧密结合,二者不能偏颇。
2005年01期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张莹,张胜业,昌彦君
Surfer软件具有较完美的数据处理和显示功能,文中介绍了Surfer Automation技术及其与C++应用程序的接口,并利用该接口技术将C++的强大软件开发能力和Surfer强大的绘图功能的结合,探索了其在电法资料处理成图过程中等值线的自动绘制的相关方法,给出了实现该接口技术的关键代码以及绘制成果图件的实例。
2005年01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王燕波
时态GIS是GIS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仍处于理论与模型的研究阶段。本文主要对时态GIS的模型进行研究。由于时态GIS存储大量的空间数据,不免要占用较大的存储空间。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时态GIS数据的压缩方法,该方法使用基于事件的时空数据模型通过减少数据重复存储,提高数据存放效率的一种方法。并引入基态和中间态的概念。具体介绍了该方法在数据压缩和维护上的应用。最后,笔者提出了自己在时态GIS 模型选择上的观点。
2005年01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王晓华,胡友健
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技术进行相对定位的GPS RTK方法,能够在野外实时地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将其用于工程放样、地形(籍)测图及某些控制测量,可以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由于在实际测量工程中往往是采用地方(局部)坐标系统,而GPS 定位是直接得到点位在WGS 84 中的坐标和高程,故进行GPS RTK测量时需要进行坐标转换或点位校正。本文对GPS RTK的三种常规校正方法(单点校正,多点校正和参数校正)的精度进行试验研究,利用实测数据对其校正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影响校正精度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有实际意义的结论。
2005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张龙其,刘平,邢光成,吕利萍
基于大地坐标全微分公式探讨了54和80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对常用的3 参数法和7 参数法做了一些改进。用参数法进行坐标转换,参加运算的已知控制点决定了转换结果的精度。笔者基于湖北省内的控制成果库,通过实验分析了控制点的选取范围、参加运算的控制点的个数及控制点的等级对转换结果的影响。
2005年01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程红杰,胡祥云,张荣,钟宏伟
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近地表地球物理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首先介绍了世界各主要近地表地球物理学家组织,然后简要叙述了近地表地球物理学常用方法和近地表地球物理在环境、工程、考古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仪器软、硬件的发展水平。最后结合学科发展要求以及实际应用需要,对今后的发展方向给出建议。
2005年01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2005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