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低频环境磁场的计算及在南方某新建铁路的应用

    刘天佑,杨宇山,张世晖,曲赞,张育明,罗安海,袁绍华

    铁路及火车产生的环境磁场的影响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了获得某新建铁路及火车在 1 .1km和 2 .1km的环境磁场的大小 ,本文从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两方面探讨铁路及火车产生的环境磁场。首先实测并估算了火车及所装载货物的磁化率 ,并从理论上计算了铁路及火车的环境磁场。其次在汉丹线采用加拿大产ENV1MAG质子磁力仪 (分辨率 0 .1nT ,1nT为 1 0 -9特斯拉 )实测了火车的环境磁场。实测结果表明 ,由于离开铁路 3 0 0m以远的环境磁场受地磁场日变化的影响已经无法直接准确获得 ,因此用理论方法计算显得十分重要。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也表明 ,目前我国铁路及火车环境磁场的影响在 1 .1km处能够满足不大于 0 .1nT的要求 ,在距离铁路 2 .1km处 ,火车环境磁场梯度也能够满足不大于 0 .0 3nT/1 0 0m(相距 1 0 0m两点磁场变化值 )的要求 ,且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计算的结果相近 ,说明理论计算的方法和选择的参数可靠。

    2004年03期 197-2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中国大陆的GPS速度场、地块运动与应变场

    黄立人,张培震

    利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建立以来截止到 2 0 0 1年的 93 2个GPS测站的水平运动速度矢量 ,在块体运动和变形模型下研究了中国大陆现今水平运动和变形的特征。用拟准探测法 ,我们把现今中国大陆划分出 1 2个有明显相对运动的活动块体。以通常所说南北带为界 ,中国东部块体的活动接近于刚体 ,而西部的地壳块体的平均应变比东部地块明显要大。定量地研究了这 1 2个活动块体之间的边界带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强度。

    2004年03期 204-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中的应用

    刘士毅,袁炳强,吕国印,段清波,苑守成

    应用高精度重力、磁法测量 ,高密度电法测量 ,放射性氡气、地震、地温、测汞、核磁共振等测量探测秦始皇帝陵地宫 ,经过精心施工、综合对比分析 ,探测出秦始皇帝陵地宫的范围 ,封土堆中的细夯土墙 ,墓室的具体位置和西向墓道等 ,是近期秦始皇帝陵考古的重大发现。

    2004年03期 213-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电磁法在地下水探查中的应用

    赵国泽,詹艳,陈小斌,韩吉民,官云章,张远东,于旭磊,席京德

    由于岩石的电阻率参数对地下岩石内孔隙流体含量及其连通性有很好的反映 ,所以近年来用电磁法探测地下电阻率分布的技术 ,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的探查中。本文介绍了利用瞬变电磁法 (TEM)和大地电磁法 (MT)分别在不同深度范围探查地下水的两个实例。结果表明 ,依据勘探目标层深度的不同 ,选择适宜的电磁方法 ,进行地下水的探查 ,可以获得关于地下水赋存状况的信息。

    2004年03期 220-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用物探技术探查乐山大佛内部状况

    钟世航,黄克忠

    四川乐山弥勒大佛高 62m ,是现存最大的古代石雕。为了对它作保护 ,需要了解它的内部状况 ,并搞清石雕的现貌及了解地下水的危害。首先用近景立体摄影保留下大佛的现貌 ,并制成立体外貌图及正、侧面“等高线”平面图。然后采用电阻率测深、电阻率剖面、核子密度和湿度仪、声波等物探手段 ,查明了外包层后面的石雕的轮廓、石雕内部的破损点、可能使石像破坏的岩体卸荷裂隙 ,并查明了石雕脸部主要出水点 ,为大佛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2004年03期 22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青藏铁路环境与地震灾害

    董治平,雷芳,董雷,张小美

    从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青藏高原地震带、活动断裂带入手 ,讨论了青藏高原地区大地震活动规律 ,指出东昆仑山断裂带东 -西大滩段将是发生大地震的最危险地段 ,唐古拉山到拉萨一带既是大震危险区段 ,又是强震频发区段。分析了青藏铁路穿越区域面临的地震灾害 ,提出了青藏铁路防震减灾对策和措施。

    2004年03期 23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频率—慢度域中的地震多次波的压制

    刘书会

    多次波是地震反射波记录上一种常见的干扰波 ,常规多次波压制方法不适应于时差较小的近偏移距的多次波压制 ,本文是将Lokshtanov等人提出的原理 ,推广到多个强反射层面和二维介质的情况 ,在频率—慢度域导出了二维介质多次波压制因子 ,通过对合成记录及实际采集资料进行了试算 ,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压制纯水层多次波与短程层间多次波。

    2004年03期 238-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流场拟合法在洪泽湖大堤管涌渗漏探测中的应用

    朱自强,邹声杰,何继善,鲁光银

    在综合考察江苏省洪泽湖大堤 5 2K +3 1 5附近管涌险情的基础上 ,用流场拟合法和相应的仪器 (DB-3普及型堤坝管涌渗漏检测仪 )对该管涌渗漏的入水口进行了较详细探测。通过抽水试验增加水力坡降的方法以及同位素示踪法测量证实了湖内渗漏入水部位的探测结果可靠。根据本次探测工作结果 ,对险段进行了加固处理 ,减少了渗漏量 ,从而证实流场拟合法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2004年03期 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瞬变电磁法在煤田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黄力军,刘瑞德,陆桂福

    煤田开采过程中坑道涌水严重威胁着矿山财产和人身安全 ,煤田水文地质调查是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地质任务 ,瞬变电磁测深是目前煤田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方法。大多煤田水文地质调查的任务是查明区内工业煤层围岩的赋水性、主要断层的含水及导水性等问题。一些煤田浅部电阻率相对较低 ,电磁法应用难度相应较大。煤田地表大多较为复杂 ,河流和地表建筑严重地影响中心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方法正常施工 ,采用内回线测量方法可以降低地表复杂环境影响。文中以山东某煤田上的应用实例 ,介绍内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法的对比试验结果 ,视电阻率与反演电阻率资料对比结果以及在煤田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效果。

    2004年03期 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黄河下游治河工程安全实时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孙振谦,张宝森,赵继红

    论述了黄河下游治河工程安全实时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目标 ;分析了险工、控导工程破坏模式和破坏部位 ,阐述了根石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给出了原阳县黄河河务局双井控导工程险情监测实例。黄河险工、控导工程根石走失监测难度较大 ,至今没有一种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坝 (垛 )险情是确保黄河防洪安全的关键。原阳县黄河河务局研发的根石走失监测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 ,构思新颖 ,投资适中 ,技术先进 ,具有较强的可视性。

    2004年03期 251-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地下金属管线的电性分布参数研究

    鲁永康,杨越,汤型正

    在城市及工厂的地下管线中 ,许多重要的管线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中、英、美、日、德等国研制和生产的管线探测仪 ,均选用地球物理方法中的频率域电磁法。本文借用电磁场中的已有理论 ,着重分析了管线在频率域中的电性分布参数。建立了相应模型 ,讨论了这些参数在探测中的贡献 ,以期解决如何有效地激励地下管线 ,能否使目标管线载流更大或非目标管线不载流等探测工作中的首要环节。

    2004年03期 256-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一维热演化问题的解析解法及其动态模拟

    李星,卢新,吴春发,吴冲龙

    盆地古地热场演化动态模拟是盆地油气成藏动态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一维热演化模拟又是二维、三维热演化模拟的基础。本文研究并给出了非齐次边界条件、非齐次方程的一维热演化问题的解析解。利用该方法原理 ,可以对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地热演化过程进行模拟。例如 ,根据地表温度和软流圈温度 ,可以模拟出任意时刻、任意深度的热流值 ;又当地表温度和基底热流都时间的延续而改变时 ,可以模拟出任意时刻、任意深度的温度。通过模拟结果 ,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放射性生热对温度、地温梯度、热流值的扰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004年03期 260-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塔克拉玛干沙漠水文地质特征的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勘查效果

    武毅,郭建强

    以北纬 40°为界 ,塔克拉玛干沙漠可分为两大沉积区 ,即北部为东西向塔里木河干流形成的古老和近现代的冲洪积泛滥平原 ,南部为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诸多水系形成的古老或近现代冲 (湖 )积细土平原。查明两大沉积区的水文地质特征 ,为开展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地理环境变迁和地下水系统的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沿塔中公路勘查塔克拉玛干沙漠水文地质特征中 ,电性特征很好地反映出两个不同沉积区及与之对应的水文地质单元 ,同时根据电性分布特征 ,绘制了塔中公路沿线的地下水水质分布规律 ,并对塔里木河的早、中、晚期古河道的演化进行了推测 ,为开展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形成演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4年03期 269-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用折射方法提取反射资料的解释参数

    陈新球,彭绪洲

    在浅层反射地震勘探中 ,速度参数的准确提取一直是广大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人员所追求的目标。多年来 ,广大物探工作者为了取得较好的解释效果 ,一般都采用钻孔资料反演或借用VSP资料来标定层位 ,但是由于浅层地质条件在横向上是千变万化的 ,这两种方法时常会张冠李戴 ,影响解释精度。利用地震折射方法在定量解释中能准确提取速度参数和反演界面深度的优势 ,在反射地震勘探剖面上 (满足折射勘探前提 )通过少量的地震折射排列提取反射资料的时深转换速度及层速度参数 ,对反射资料进行解释 ,可以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应用实例说明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和经济快捷的方法。

    2004年03期 274-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一种新的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体算法

    熊晓军,尹成,张白林,周洁玲,李大卫

    相干体技术有效地反映了地震响应在横向上的变化 ,可以用来识别构造、地层、岩性、孔隙以及油气的变化情况。本文利用高阶统计量比功率谱函数包含更多信息及其对高斯噪声不敏感的优点 ,以第一代基于相关的相干体算法为基础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相干体算法。实际资料的水平时间切片和沿层时间切片的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具有很好的抑制噪声的能力和较高的分辨率 ,而且具有很快的计算速度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相干体算法。

    2004年03期 27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地质雷达在公路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李成香,强建科,王建军

    公路路面裂缝是路面本身或路基变形的前期预兆 ,研究路面裂缝发生发展的原因 ,可以有效制定治理方案 ,从而根治路面恶化的趋势。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高频地质雷达的检测方法原理及其在高速公路的维护治理方面的许多显著优点 :无损坏、连续图像和高效准确。然后重点阐述了地质雷达在宜黄高速公路路面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对所获取的雷达资料作了分析解释 ,并对公路路基变形程度提出四种划分标准 ,为今后公路的保养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4年03期 282-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的数学模型

    陶前功

    根据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分别从产量、效益、长期效益的要求出发 ,建立了可再生资源生长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 ,指出了可再生资源被过度开采以致成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条件 ,以及怎样才能使理性的资源拥有者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尤其在长期效益模型中 ,引入折扣因子后的分析 ,说明了政府或合法的资源拥有者 ,为使资源循环再生不致于枯竭 ,完全可以利用市场价格、银行利率等进行适当调控 ,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2004年03期 287-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