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直流联网工程±500kV输电线路的工程问题分析Research on Frozen Engineering of Qinghai-Tibet 500kV DC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俞祁浩,刘厚健,钱进,范崇宾,李党民,许新刚
摘要(Abstract):
青海至西藏±500kV直流联网工程为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全线铺设的高等级输电线路,该工程建设完成将对西藏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由于输电线路将跨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土特有的工程问题将对工程设计、施工和安全运营产生重要影响。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项目组就其中的冻土、冻土工程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进行沿线的冻土调查和现场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输电线路布设与青藏公路基本相同,其中高含冰量冻土约占多年冻土线路段的59%,低含冰量冻土约占多年冻土线路段的25%;输电线路的主要工程问题为冻胀融沉、冻拔问题,不良冻土现象、气候变暖、冻土退化等问题会对线路工程稳定性产生影响;笔者还就输电线路选线选位原则、冻土勘察方法与原则、冻土区工程施工方法的选择等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将为即将开工的±500kV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塔基定点、设计和施工以及线路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青藏高原;±500kV输电线路;冻土工程;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0625004);;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编号:KZCX2-XB2-10)资助
作者(Author): 俞祁浩,刘厚健,钱进,范崇宾,李党民,许新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勘察暂行规定(试行),2001,内部执行。
- [1]程国栋,赵林.青藏高原开发中的冻土问题[J].第四纪研究,2000,20(6):521~531.
- [2]王绍令.近数十年来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变化[J].干旱区地理,1993,16(1):1~8.
- [3]吴青柏,朱元林,刘永智.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变化评价模型[J].中国科学(D辑),2002,32(2):142~148.
- [4]程国栋,马巍.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工程问题[J].自然杂志,2006,28(6):315~320.
- [5]余绍水,潘卫东,史聪慧,等.青藏铁路沿线主要次生不良冻土现象的调查和机理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6):1082~1085.
- [6]金会军,喻文兵,陈友昌,等.多年冻土区输油管道工程中的(差异性)融沉和冻胀问题[J].冰川冻土,2005,27(3):454~464.
- [7]潘卫东,朱元林,吴亚平,等.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不良冻土现象对铁路建设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1):127~131.
- [8]于润芳.送电线路杆塔冻土地基与杆塔基础研究[J].吉林电力,2002(2):9~12.
- [9]姜和平,刘兆瑞.冻土地区±500kV直流输电线路地基与基础设计[J].内蒙古电力技术,2006,24(4):1~4.
- [10]李祝龙.青藏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机理研究[J].公路,2001(8):105~109.
- [11]童伯良.青藏公路冻土分布图[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 [12]南卓铜,高泽深,李述训,等.近30年来青藏高原西大滩多年冻土变化[J].地理学报,2003,58(6):817~823.
- [13]王绍令.冻土退化与青藏高原冻土环境问题探讨[A].第五届全国冰川冻土学大会论文集(上册)[C].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11~17.
- [14]吴青柏,刘永智,施斌,等.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冻土工程研究新进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2,10(01):55~61.
- [15]GB50324-2001,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3~26.
- [16]原喜忠,马巍,刘永智.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高温冻土地基温度场动态监测与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6):1052~1055.